http://s2/middle/795e2b2ag7654c69caff1&690
http://s5/middle/795e2b2ag7654c712f6e4&690
此币得来全无道理,今年3月13日晚,远方一朋友带了一些钱币过来,我选了一些。当时一看此币,觉得铜色不正,有些假,持币人也是说不清,就放弃了。第二天一早,突然想看看朋友走了没有,一打电话,还在睡觉呢。于是又跑去,又买了几枚,顺便把这枚钱币挑了出来。此后的几天,朋友们都笑话我。没有想到的是,经过清洗和把玩,此币表面的附着物一脱落,显出了真面目,原来是一枚溜金币,金水很厚,很好。原来上过手的几个朋友大跌眼镜,惊呼走眼。快哉
再发一枚本人藏品http://s14/middle/795e2b2ax765411d96ecd&690
http://s5/middle/795e2b2ax9f48b3727904&690
京川游侠对大辽天庆的说法,本人也有同感这才是真正的《大辽天庆》镇库大钱
http://s1/middle/738ba101g9f576130b330&690
七 绝
大雄契丹恢宏尹,
辽泉非拙有奇精。
天赐此宝镇今古,
庆有真传史翻新。
“辽朝·契丹族公元
916-1125年天祚帝·耶律延禧公元1101-1125年天庆·年号公元1111-1120年。郑家相《辽钱考》系之为辽·天祚帝·天庆年间之镇库钱也,郑论甚卓可信。世仅二枚,两枚同样大小,但其中一枚有一层薄的金色外表。
”这是相关资料的介绍,受此影响,后来诸谱,包括华谱等最新钱谱,均受郑家相结论影响,而将《大辽天庆》钱,定为一级珍罕之品。然,其实不然,郑家相之考论,显然属于一个历史局限阶段之个人所见,后来者亦没有人深究,加之一直未见其它更多实物真品现世,故延用什么世仅二品这样极其轻率的结论。造成对后来出现新品的鉴赏判定错误倾向。
大辽契丹钱研究学者裴元博先生在其多篇文章中论及过此钱,这里不再转摘赘述,只是摘取其中一句:“天祚帝天庆年间见有“大辽天庆”国号年号一体钱,以版别较多著称于世。”这里,版别较多,确实是一个特点,近年现世的大辽天庆钱,即可见此结论正确。当然,此钱的伪品亦不鲜见,有借版式较多而蒙混之情。故,大辽天庆钱,首先并非什么世仅两品!这是必须纠正过来的!(后面附本人所藏之另一谱载之品图照)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本人所藏(见题图),《大辽天庆》镇库大钱一品。从尺寸重量上看,显而易见,这才是真正的《大辽天庆》镇库大钱!之前,郑家相等认为的镇库大钱,其实不过是常品规格之一。这也是需要纠正过来的。
本品尺寸,直径达96毫米,厚度达10毫米,重量为407.80克。真正超大并按照镇库钱规制铸造之镇库大钱也!辨识:包浆厚重深入钱体骨脉,绿色主锈包裹黑色紧实底锈,无论眼观镜察,包浆锈色均无丝毫疑问,断代于辽,并无问题,这是其一;其二,钱体相当规矩,穿边廓方圆端正,钱版厚重踏实,地章平整,乃为精铸之品;其三,钱文具典型大辽天庆钱文风格,与其已见小于此尺寸钱之公见品文体风格一致,字口深峻挺拔自不必再言。显而易见,这是一品真实无比的《大辽天庆》原铸超级大钱,其体现了真正的辽镇库大钱风采!与先前博主所发之助国元宝镇库大钱以及另藏之辽其它镇库大钱基本一致。
曾几何时,人说辽钱铸工粗燥,多见“烂”钱。这是天大之误读。辽钱除了因其文化差异,很多汉字书写多显拙态以外,其实其铸造之工,已然早达到相当水准,并不亚于中原之钱,相反,其铸造工艺不少方面已经超越与之同时代的五代十国铸钱。
这里,本人丝毫无取笑先贤之意,其所处时代和个人环境等种种局限性,使之无法见到某些品种,只能根据手藏或别人之藏得出某种误断,那是一个历史时期难以避免之局限性的自然结果,是完全可以也应当理解的。然,今人若还要固守先贤这种有很大局限性的寡闻误断之论,坚持原来之误见而食古不化,那就是今人之最大悲哀或者说最大浅薄之处!
下图为本人所藏,规则厚实,铸工精湛,此规制一直误读为大辽天庆之镇库大钱。
http://s16/middle/738ba101g7655ecc5795f&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