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本课程—《静物素描》课程纲要

(2013-02-26 10:22:33)
分类: 校本课程

《静物素描》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静物素描》

主讲教师:许丽华

教学材料:自编

     课程类型:艺术课  选修课

     授课时间:一学期  两周两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一、开发背景

  (一)文化的底蕴

    素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也是最古老的艺术语言。素描是艺术创作实践中的必经之路,因为良好的素描训练可以逐渐提高作画者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现能力。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在审美价值和视觉感受等方面都绝不会逊色于其它任何画种。

  (二)学生的需求
    我校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弘扬与精神的传承,开设的一系列弘扬民族精神特色教育课程广受学生好评。其中“素描”拓展性课程科目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我校选择素描的原因有三:一,素描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素描如此受欢迎,是由于它特有的有别于其它画种的个性。它朴素自然,以单色的笔触及点、线、面来塑造形体,毫不张扬,符合人的情致,贴近人的生活,充满人性色彩。把素描作为艺术科目引入校园,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利于增强校园文化气息。二,我们学习素描,是因为它是绘画的先导,能够培养我们基本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

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中国名家的艺术魅力,渗入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在爱上素描的同时,也深深爱上我们的中华民族。

二、开发方案

(一)课程的性质和指导思想

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属校本课程学生选修类课程之一

2、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为指导,加强学生对艺术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激发学生对素描及其文化背景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需求。

课程目标

总目标:1、学会欣赏素描画;

        2、掌握表现静物素描基本技法。

分目标:1、中外画家介绍、著名素描作品介绍;

        2、素描种类;

        3、静物素描表现手法。

        4、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懂得如何战胜困难及培养学生坚韧的性格。

(二)课程实施   

本课程既独立成为课程,又是美术教育课程的补充和延伸。要求参与学生热爱美术,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年级学生以选修的形式在专用教室展开教学活动,隔周2课时。实施方法主要在教师展示作品后,示范,讲解。让学生通过模仿,观察、实践,并动脑进行临摹与写生,掌握素描的方法和要领。组织形式上,采用教师集体授课,学生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学中发挥自己的智慧,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进行活动,设备有纸、笔、静物、几何体石膏形体等。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遵循审美规律,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拓展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想象,通过欣赏、比较、讨论、创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感受工艺文化的博大。

2、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指导合作交流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战胜遇到的困难,培养耐心、细心的良好品质。

3、 素描的学习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通过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展览等方式,了解素描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分类。

2、通过讲解、当场示范、指导等方法,初步掌握各种素描技法。

3、通过动手操作、模仿、交流经验和总结等方法,掌握各种素描技法的操作技能。

(三)课程内容

1、内容组织形式:

第一:素描漫谈基础   1课时

第二章:素描基础       共6课时

      第一节:透视       1课时

      第二节:两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调子   1课时

      第三节:几何形体的画法

            1构图       1课时

            2起形       

            3比例关系  

            4体面分析  }1课时

            5铺大调子   1课时

            6、细部刻画   

            7、调整      }1课时

本章重点、难点1对透视的理解

                2对体面分析的理解运用

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结合法、多媒体、范画、录相、幻灯、资料相结合。

第三章:素描静物的画法:几何体静物临摹与写生   9课时

本章重难点1把物体的形体画准。

            2结合物体的结构进行体面分析。

3.单元设计说明

第一单元:

本单元是有关素描的简述,主要介绍它的起源、文化、历史和分类。素描来自西方,隶属于欧洲绘画。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素描是由德国早期的民间木刻版画发展而来的。这种早年流行于德国的民间绘画类似于中国的作圆——起初只是一些出自民间作坊里的宗教题材的版画,随后在民间广泛流传——但那时并不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存在。直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发现了其独特的表现魅力。在这一时期,意大利画家马萨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发明并运用了透视学、解剖学和构图学原理,为素描表现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逐步完善了素描。从此,素描便作为一种近乎完美的绘画形式在欧洲画坛独树一帜。

第二单元:

本单元向同学们介绍素描作品的工具与材料,通过图片、实物与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了解素描的绘画过程已经运用的手法,介绍学校已有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对素描有个初步的了解。

(四)课程评价

1.即时评价

在每次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和在活动的表现,采取互评、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等方式,以小组内互评为主,主要评议“活 动情况”、“活动成果”两方面。

表例如下:

第( )组  组长:(   组员:(                       

分类

评价内容

评价结果

★★★

★★

活动情况

参与态度

主动积极参加课程实践活动

能参加课程实践活动

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各课程活动的任务

合作态度

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并能帮助他人。

相互支持、

配合

能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进行合作

活动成果

扎染作品

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 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作业

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基本独立的完成作业

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实践动手能力

2.阶段评价

每个单元结束,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由教师、学生对作品的制作和设计进行评价。

3、综合评价

    4评价方式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素描的兴趣。

(二)课程评价

    1、学时评价(25%):根据出勤情况来评价,全勤,为A;出勤率高于80%不满全勤者,为B,出勤低于低于80%者为C。

2、课业评价(50%):

完成的作品观察细致、笔触细腻、画面整洁和谐,并且数量完成多,为A;完成的作品笔触自然、画面较整洁较和谐,有作品完成,为B;作品未完成,或者完成画面显脏、不和谐、笔线模糊,为C。

3、综合评价(25%):学生课上自觉遵守记录、主动参与活动,能和其他学员团结协作,为A;课上基本遵守纪律、在强调、提醒下可以参与活动、基本能与人合作者为B;纪律差、不参与甚至破坏活动、独立自我者,为C。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定,定期展览等方式,计分方式用等级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