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2-11-13 17:28:38)
标签:

杂谈

分类: 校本课程

. 教材分析

《弟子规》共分为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等时应有的礼仪和规范。《弟子规》三字一韵,节奏感强,非常适合入学初期的儿童学习与诵读。

入则孝是学习《弟子规》的第一课,同时也是学习其它内容的基础。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孝心,才算具备了做人之“根”。本课就是从孩子对父母的“孝心”入手,通过讨论,联系实际等各种活动从而延伸出学生对长辈,对他人的尊敬,感恩之情。

.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入学不久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喜新好奇,求知欲强,记忆力非凡。这个时候的他们可以说还是一张没有经过任何涂抹的白纸。古德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先入为主地在他们脑海中播撒爱和善的种子,这必将奠定他们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通过前几节课对《弟子规》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兴趣盎然,乐于读诵。但是在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方面还存在欠缺,生活、学习行为方面进步不够明显。本堂课的学习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有针对性的各个任务型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学生能够把想、说、做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解决现实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能力,同时也引导他们能够把“孝心”升华,开展出对他人,对这个社会感恩之情。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弟子规》的常识, 通过学习能熟读并理解入则孝部分中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句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及提问,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孝行。

2)、通过故事,小组的讨论活动及图片展示,初步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活动、情景体验中培养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兴趣。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信心。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父母及长辈的尊敬,感恩之情。

 .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熟读理解“亲有疾……不离床”这句话,感受并理解古人的孝心,孝行。

(2)难点:能够联系实际,独立解决一些问题,以多种形式表达对父母及长辈的尊敬,关心,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巩固常识

课前大热身  1、抢答

2、播放音乐,要求学生配乐吟诵《弟子规*入则孝》

1、认真观看大屏幕上题目,积极抢答。

 

2、热情诵读《弟子规》进入学习情景。

 

 

 

 

抢答部分设计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配乐吟诵《弟子规》是让孩子感受浓郁的古典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二、进入主题,                 学习新知

1、播放动画,找出入则孝中体现动画内容的句子

1、观看动画《汉文帝侍母》,找一找动画中讲的是入则孝中的哪一句?齐读这句话

播放动画,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找一找,读一读的设计让学生与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亲密接触。

 

 

 

 

 

 

 

 

 

 

 

 

2、教师提问,感悟句子,

补充故事《哭竹生笋》

 

3、学会运用

出示两个情景问题,小组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适时补充现代子女的孝心故事

1、交流感受

2、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亲有疾……不离床”

                                                              

小组成员思考,讨论后做答                                                                    

通过谈感受,解释句子,听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古人对父母的那种孝心,孝行。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联系实际,学会思考,学会迁移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情景体会

    践行孝心

 

1、</, SPAN>观看情景表演,找找小红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她应该怎么做?请学生来演一演

1、认真观看情景剧

2、利用小公民道德点评台来点评小红的所做作为,指出她应改正的地方。

3.试着上台演一演

 

  

 通过让学生观看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幕,使孩子结合自身反省自己的行为

 

 

2、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拘泥于古代的孝行,在现实生活中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孝心。

四、拓展延伸,说说心里话

 

 

五、总结升华,   深情寄语

 

1、示图片

2、交流写话

 

 

出示图片,播放《感恩的心》

1、观看图片

2、感悟、想象写话

3、组织交流

 

专心聆听

通过观看图片,引导想象。写话练习激发学生对长辈,对他人的尊敬、热爱、感激之情。

在聆听中让学生进一步升华自己的情感。

板书设计

                             急:找亲友,多帮忙

             亲有疾

                                                      缓:多分担,寻良方                    

对待父母

             亲无疾:自己事,自己做

 

对待他人:       有礼貌,有爱心                                感恩        

六.教学理念

    1.以生为本,自主学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比如根据动画找出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哪些最令你感动?在实际生活中当父母生病了你会怎样做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看,讨论,演示等活动自主获取知识,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2.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在课堂上,我通过播放《汉文帝侍母》的动画,《春江花月夜》与《感恩的心》的音乐,排练情景剧《清晨小红上学的一幕》等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联系实际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问题的小组讨论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们积极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能力。

3、合作参与,共同提高

    教学中,我把学生分为了五个小组。在小组学习中,组长负责分工,每组要有一名记录员和一名发言代表。为了扩大参与面,要求记录员记录每个发言者的姓名,组组比赛,奖励参与面最广的小组,力求激发孩子们合作学习的兴趣。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把“想、讲、做”结合在了一起,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古人的经典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 反思成效

     1、拓展教材,使教学内容丰富立体

    《弟子规》虽然是国学经典,但时代不同,里面涉及的一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教学环节,比如说说父母生病时你该怎样做?演演在平时的生活中又该怎样孝敬父母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有事做,他们在上课时发言踊跃,积极表现,得到的知识和启迪也超越了原来的教材。

    2、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能力,升华了学生情感

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理解《弟子规》原话的意思,理解了之后又设置了几个问题让他们学会活学活用,培养了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他们能很快说出原文意思,在解决实际问题环节,他们的积极和用心超出了我的想象,基本上能很完整地解决现实问题。另外我通过让孩子们讨论生病时怎样照顾父母,平时又该怎么做?对父母之外的人应如何感恩等环节让孩子的孝心得到了升华,在写话环节他们写出了很多感人肺腑的话语言。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在准备这节拓展课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活动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提高?这些问题促使我一遍遍地精研教材,查找相关资料,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

  4、不足之处

  1.由于个别同学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对父母的关心,在交流怎样孝敬父母时有人云亦云的现象。

  2.部分学生自我表现欲太强,课堂气氛过于活跃。

. 改进设想

  1、课前应多让孩子搜集一些孝敬父母的小故事,搜集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行动的过程,这样在课堂上交流时效果会更好些。

  2、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要让学生懂得倾听,懂得尊重他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