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解读三字经(七)
(2011-07-14 07:35:13)
标签:
杂谈 |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解释】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解读〗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解读〗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解释】《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解读〗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作中庸 乃孔伋jí
【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解读〗孔伋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解释】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解读〗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解释】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解读〗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解释】《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解读〗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有连山
【解释】《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解读〗《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