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食记
有一成语:世外桃源,可能就因桃花源而得名。
咱不是研究历史文化的,也不敢去卖弄,干脆直奔主题吧。
上午,应新东方烹饪学院李祥教授之邀,今晚赴宴南京餐饮名店挑花源。
这可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就凭酒店能注册到这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就猜到这店,必有些年头了,这么朗朗好听的名字,能早早的就注册了。
晚六点,从北门滴滴打车,风驰而去,心里不太抱有期待的味道。
现在想吃顿可口的饭菜难呢!
不是厨师不用功,不是厨师长不尽力。
大气候之时,大环境之下,有诸多因素,制约了厨师的能耐,古人讲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有人会讲,市场上,不还是有鸡鱼肉蛋任你选吗?上百种食材,怎么就做不出推陈出新的好看好吃又可口的美食呢?
我在这里,替厨师们讲几句公道话,现在市场上的鸡鱼肉蛋虾等等,哪样还有当年的哪个味呢?到哪去再寻当年的大自然的产物呢。
现在到市场,遇到养了一年的母鸡,喂了生长六个月的猪,那就是您的运气了,现在一只鸽子出壳三十天就脆皮炸了,戏称妙龄乳鸽。
吃的饲料,生长、日照的时间呢,哪能接触到风雨,哪还有人来较真呢?经常听到一句话,是活的,就不错了。
因此说,到街上的大小酒店,期待别指望太高,一席下来,有三五道有映像的出品,有视觉和味觉的满足,真是不错啦。
当然,厨艺决定美食的品质,但是,现在到厨房去看看,有几个是二十多年厨龄的老师傅呢,有几个厨师是经过三年春夏秋冬的摸爬滚打的,对食材特性的了解,过程是不可缺的,又有几个厨师,是经过专业学校的培训呢。
考核的证书发了不少,原来是国家劳动部监管的考试,现在下放到行业协会来考核发证,真正考试到场的人数,达到拿证的人数八成,就是不错了。
不说了,纯属戏言,别当真,我看到,现在江苏厨师很多拿着安徽发的烹调师证书,还有纲印呢。
由此种种,有人邀我参加活动,常选我熟悉的酒店,领导熟,出品熟,模式熟,当然是放心。
但是,也有意外,一次去一家老店,接待苏州地区来客,心想肯定是争面子的事,没想到,酒店的管理体系改革,仿古建筑没变,管理层领导没变,但味变了,让我灰头土脸的出了叉子,所以现在谨慎了。
今晚在挑花源参加的朋友,有面生,也有多年不见的餐饮界熟人。
冷菜上席,没有显山露水,没有惊艳之作,可能是暖色灯光的关系,食材的原色,都多了一层过滤色,不亮不秀。
至于装盆,已没有二千年时的冷菜是宴席的脸面之痕迹。
好在有活宰新煮的新鲜盐水鹅,鹅肉有扬州盐水鹅的鲜味,细看,鹅脯皮色有灰暗之感,近看才知是煮鹅时,加了老葱叶和干香料。
食禽类图个鲜气,尤其是白煮,切忌加八角和花椒,有了老卤,取葱白和去皮的姜就够了,加了老葱叶,泡出灰色,八角也会出色,当用水泡去色之后再用,出品或许会亮堂些,用老南京话说,腹部白倘倘的。
热菜上来,个客的金汤刺参,海参涨发和金汤调的还是很香且鲜,还很烫,我用汤匙,一口气舀喝了一盅。
名店制老汤,有老骨子,比合成兑配的好。
今晚的重头戏有熟炸羊排,香炸凤尾虾,妙在虾壳比虾仁酥脆,一虾二个质感,有创意,我拍了一张。
还有屯溪臭桂鱼,这道菜,受到很多人追求,我不太习惯。这不能强求,进入冬季,很多食客喜欢臭桂鱼。
还有的白灼长腰条,爆炒鲜鱿和黑椒味牛排,全是上好食材,量大实惠,凡菜转到我面前,先上一筷子,不忘招呼身边的人,好菜趁热吃。
其实,刚出锅的菜,入口有浓热的调科香,那浓烈的味汁之浓鲜,入口之后,才是最诱人的最佳口感。
晚餐还有一种食材,让我关注。
白煮肥肠,洗的干净,我看后觉得色暗,便问这肥肠是用盐、用碱、用油和面粉洗的?李总回说,加了醋,难怪,加了香醋洗,可去异味,但白煮后的猪肠影响光泽。
我夹了几块,入口油润,越嚼越有味。
上桌是本色,切滚刀块状,是小包装加工好的,零下二士七度冷藏,撕开蒸透即食。
我喝点长白山的养生酒,借酒性对猪肠提了建议。
猪肥肠是乡愁菜,很多人喜欢它。过去困难时期,猪下水价廉,大家吃的荤味,记忆犹新,见到猪肠,立马唤醒儿时的记忆。
席上有人讲,许多大干部,喜欢冬天在砂锅里拖几块,吃下去很过瘾,当然好吃,油亮特有的香味,加点雪菜炖,或者作为面条的浇头,都受人追捧。我说,现在肥肠比肥鸡受人喜欢。
今晚的肥肠,受到大家一致欢迎,推荐人讲,我把肥油都撕了,我在桌上没多讲,其实,焖肥肠,还真需要肠内的白色块状油,无它,就缺少油润的口感了。
我建议他们,一副猪肠一百多元,你们可研究,把粗俗食材做出新的口味。如脆皮、避风塘形式、糯米饭灌入后蒸,再拍粉炸金黄色切片,垫土豆松。
今晚还尝到久违香打麦场,外脆内甜。吃到这,特有亲切感。
老传统的经典,桃花源还能坚持做,心里头感谢他们的坚守,默默的奉献,对餐饮界是有贡献的。
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