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拍:宝鸡金台观

标签:
杂谈历史文化图片 |
分类: 宝鸡 |
随拍:宝鸡金台观
国家AAAA级景区金台观欢迎您。宝鸡地区高等级景区众多,中心城区中华石鼓园、中华礼乐城、金台观这三处AAAA级景区均为免费景区。金台观距离宝鸡火车站仅有0.5公里,步行1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张三丰造像。
老子讲经图。
景区入口处西边墙壁:老子《道德经》下篇《德经》。
景区大门东边太极图。
继续向上……
进入金台观内。
钟楼,位于东边。
古楼,位于西边。
腊月三十这天游客寥寥,显得景区异常肃穆。
从东面台阶,拾阶而上。
铁旗杆。重6000余斤,修建于清朝光绪十七年十月,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正当慈禧太后当权,故旗杆上铸有的龙凤图案为少见的凤在上,龙在下。东边的旗杆顶部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西边的是一个月亮,一阳一阴做对称,也表示道教崇尚阴阳和谐。
焚纸烧香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灵官殿正在修缮。灵官殿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是一栋明二层实三层的木质阁楼式建筑。用时也是宝鸡新旧八景之一“金阁流霞”的所在地。“金阁流霞”是指灵官殿在朝霞夕阳的照射下金碧辉煌、如霞似锦的奇丽景色。楹联:三眼分明遍观大地;一鞭威武永护南天。
草书楹联,也认不出来了。
小狮子蹲在大门口迎客前来。
灵官殿后面的楹联:白鹿青牛迎弟子,雪松丹鹤蕴玄机。白鹿意祥瑞,青牛为太上老君的坐骑。丹鹤为传说中的九只神兽之一,九只神兽是指朱雀、丹鹤、凤凰、丹骛、青龙、白虎、蝰蛇、须鳕、猞猁,道家称奥妙的道理为玄机。
明英宗正统年间张三丰遗迹记碑。
三师殿西边房屋空置。
金台古观地图。
真武殿。真武大帝乃玉帝化身下降,九转皇宫后为金阙化身,荡魔天尊。
八角亭。
张三丰瓜皮书字迹碑。三丰洞前矗立两通劲道飘逸、游转飞动的张三丰书唐人诗碑。金台观地扼西秦,为古丝路、古蜀道之要冲。相传,一年暑天,张三丰和观内道士在玉米田里锄草,酷热难当,汗如雨滴。农夫们常来常往和观内道士很熟。一边切瓜,一边向道士们问安。其中一位农夫见张三丰用吃完的西瓜皮在地上描画,就说:闻道长善丹青,家父常向人讲。今我家新建一居,道长能否为村夫书一中堂,在新居张挂。张三丰答应。农夫将家织一匹白布从驮筐上取下来说:没备麻纸,可否此布上一书?张三丰连说:可以。张三丰将布铺好,将放在地边烧开水的铁锅扣在地上,顺手拿起瓜皮,沾着锅底灰,在布上挥洒狂书。在农夫和道士们的惊叹声中,一幅丈余长的草书唐诗顷刻而成。
三叠窑洞建筑。三叠崖在解放初期,实土崖窑洞,1958年获批为宝鸡市博物馆驻地,为了达到参观游览的效果,进行维修。1980年代对三叠崖进行大规模维修,加固窑洞,统一门窗。形成了独具西北特色的三层窑洞式建筑群,80、90年代三叠崖都是俯瞰宝鸡市美景的最高观景平台,见证了宝鸡市从西北小镇逐步走向西北重镇的历史变迁。
三丰洞。整个道观的中心建筑,亦可称之为正殿,香火最为旺盛。有楹联:寻有德之人人人得度;种无根之树树树皆空。
财神洞。财神,又称文财神,福禄财神,姓李名诡祖,山东淄川五松山人,北魏文帝时担任曲周县令,在任期间,清正廉洁,为民造福,疏通河道,治理盐碱,率先垂范,生活简朴,把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周济贫苦的人,是老百姓爱戴的好官,去世之后,玉帝封为“正一福禄财神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九月十七日为福禄财神的圣诞。
药王洞。药王名孙思邈,唐代道士,医药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博通百家之学,尤好老庄,长期隐居终南山,修炼行医,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药王。他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救急济危,广积善德,享年一百多岁,无疾而卒。北宋崇宁二年封为“妙应真人”。四月二十八为药王圣诞。
观音洞。观世音在道教中称之为慈航真人,道佛二教互相吸收共同的信仰。《历代神仙通鉴》卷记载,普陀伽岩潮音洞中有一真人,相传商王时修道于此,以得神通三昧,发愿欲普渡世间男女,常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慈航大士。观世音在全世界人们的心中备受敬重,无论信教与不信教,也不论信何种教派,都信奉观世音,观世音已超越了宗教。
姜嫄洞。姜嫄是中国上古人物,陕西武功县人,原为炎帝后代有邰氏的女儿,后稷的母亲。根据《史记》记载,姜嫄是黄帝曾孙帝喾高辛氏的正妃,传说她是踩到上帝的脚印后,怀孕生下后稷,后稷就是周人的祖先。
关帝洞。关羽,河东解梁宝池里(山西运城解州)人,为人抱打不平,仗义心肠,在历史上是一位忠贞不二,义薄云天的历史英雄,他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分不开,成为江湖义气的典范,是人们心中崇拜的偶像。殉职后,玉帝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武圣,武财神,其职为司命禄,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庇护百姓,而商贾敬仰关帝忠信之心,做生意的大多奉祀关帝。数千年来以武圣人之尊与文圣人孔子齐名,倍受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顶礼膜拜。六月二十四为关圣帝君圣诞。
吕祖洞。吕祖,即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河东永乐县招贤里(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人。著名的道教神仙,八仙之一,全真北五祖之一。自小饱读诗书,屡次上京赶考,屡次落第,年已四十六的时候又去长安应考,在酒店中遇见钟离权,经过黄粱一梦,遂大彻大悟,拜钟离权为师,赴终南山中修道。道成之后,发誓尽度天下众生,拨尽一切苦恼,方愿上升仙去,以是祥云宝马,常杂处人间,遍游山水,传道度人,与人最近,而认不识。玉帝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四月十四为吕祖圣诞。
文昌洞。文昌又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降生于蜀梓潼七曲山。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间,西晋末年降生四川梓潼为张亚子,世为士大夫为官清廉,从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百日值不可侵犯,济人之难,救人之急。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之事,并人间録籍,凡世间之乡举里选,大比科制,服色禄秩,封赠奏予,乃主二府进退,都归文昌帝君管理。二月三日为文昌帝君圣诞。
救苦洞。救苦天尊居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乃元始天尊之气,九阳之精所化。统领青玄左府一切真仙,掌握三界救苦之事,不但能普度亡者,亦能救护生者,恩泽万民。为了普度众生,化身无数,广极一切生灵,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寻声赴感,救苦救难,若人在危难之时,念诵天尊圣号,即随声救苦,前往解救。尤其在度亡斋蘸上,法师不论使用何种科书,无一不请天尊加持,这是由于天尊广大久远的大愿力,发起悲心度一切堕入地狱的亡魂。十一月十一日为救苦天尊圣诞。
女娲洞。相对较为简陋,贴有对联:捏土造人华夏母,拣石补天佑万民。
二层、三层窑洞继续修建中。由此楼梯前往二期建筑三清殿。
新修建筑规模宏大。
宝鸡市金台区文物管理所、宝鸡市金台观道文化景区管委会。
过年期间,红灯笼增添了喜庆气氛。
三清殿前大广场。
罗盘。罗盘学名罗经,创自轩辕黄帝时代,用于测定方位和勘察地形。此处罗盘为花岗岩材质,直径21米,总面积345.18平方米,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户外人工罗盘。罗盘是道教最常见的法器,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气场所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古人凭借经验将宇宙中各个层次的信息放在罗盘之上,风水师则通过磁针的转动,寻找最适合特定人和特定事的时间或方位。
三清殿。坐落于景区的南北中轴线之上,总投资2500万元,于2015年11月建成完工。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仿木框结构,宽60米,高23.25米,总建筑面积2330平方米,是宝鸡地区规模最大、最具标志性的一座道教殿宇。三清殿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自然空调装置”。在殿前的月台下面,修建了两个五百平方米的地宫,用地宫的冬暖夏凉来调节大殿内的气温,既方便又环保。三清殿内供奉的是道教地位最高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代表着“道”,也是开天辟地、历劫度人、传道授法的先天尊神,即老子道德经中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新铸造的香炉,很是精美。注意,香炉下方有人托举。
由此台阶而上,到达三清殿。
三清殿大门楹联:大道本无极统驭乾坤滋育万物天清地宁乃归旨,三清为至尊炁惯玄穹福佑苍生民康国泰是慈怀。遇到生僻字,查一查。炁(qì
),同“气”,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和生理机能。先秦和西汉时期,有不少论述炁的著作如《老子》、《列子》、《庄子》、《管子》、《鹖冠子
》、《 荀子》、《淮南子》、《黄帝内经》等,大多是道家著作或与道家有关的著作。
宝鸡市道教协会。2017年6月迁于此地。新增宝鸡丘处机张三丰道文化研究会、周易易道研究院、三丰太极武术研究院和宝鸡道教经师团、弘道慈善会、道医保健养生馆、金台书院、弘道书画院等八大机构。这是宝鸡市道教协会继2015年大规模“扩容”以来的又一次学术领域、布局、体系的扩充、完善与调整。
宝鸡道教协会。据史料记载,宝鸡是道教文化的一方沃土。亘古及今,这块土地上,道踪仙迹比比皆是。古代姜子牙太白山封神,老子大散关传道授经,马丹阳陇山悬壶济世,丘处机龙门栖真开宗,张三丰陈仓垣演道,任法融龙门洞入道修真,悉皆以其超凡入圣的仙风道气名传千古。
老子八十一化图。
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是中国传统建筑物大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俗称照壁、照墙。古代的龙壁有一龙、三龙、五龙、七龙、九龙等多种形式,其中以九龙壁最为尊贵,在古代只建造在皇帝、王宫的宫殿正门处,有镇宅平安之用。而九龙壁上只有八条龙,建造者们在设计时,寓意第九条龙化作仙鹤,接引三丰祖师飞升而去,以此烘托金台观是仙人飞升之所。
九龙壁。
金台观游客服务中心。位于北门广场西边,汽车可以通达。
观星台。所刻为二十八星宿图及《步天歌》。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步天歌》为一部以诗歌形式介绍中国古代全天星官的著作,以七言押韵诗歌形式编纂,简洁通俗,朗朗上口,成为初学观天认星的必诵口诀。
站在北广场东边遥望三清殿。
《八十七神仙卷》。为唐朝画圣吴道子所作。图中描绘了道教中的东华天帝君、南极天帝君与众仙官、侍从、仪仗、乐队等八十七个神仙同去朝谒元始天尊的情形。图中由神将开道、押队,头上有背光的帝君居中,其他男女神仙持幡旗、伞盖、贡品、乐器等,簇拥者帝君从右至左浩荡行进,众神脚踏祥云,御风而行,令观者顿生虔敬之心,是道教的经典画作。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金台观下松涛泉涌。
言泊远博友留诗:
鼻祖曾经四海行,金台观上也留踪。
蜃楼仙境研心处,应是后人一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