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拍:安阳殷墟王陵遗址(墓葬展览馆)

标签:
杂谈历史文化 |
分类: 疙瘩随拍 |
随拍:安阳殷墟王陵遗址(墓葬展览馆)
殷墟王陵遗址墓葬展览馆建筑外形。
展览馆大门。
两扇大门饰以饕餮纹图案。饕餮纹为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与古代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饕餮纹”是后人附会的称呼。
王陵区出土的青铜器文物。只可惜,大多珍贵文物在省博、国博,像出土地一般都是仿制品了,此展览馆亦不列外。青铜盘。古人盛水的器皿。绝大部分是用于盥洗,因此水器又被称为盥器。
青铜爵。饮酒器,流行于夏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青铜觚。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
一、王陵区大墓
大墓分期。
墓道为大墓所特有,由地表直通墓底,形成斜坡,有的墓道成台阶状。墓道内一般葬人牲或马。图为M1002台阶墓道。
墓室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面积由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墓室四壁常有“二层台”,二层台上殉人或放置器物。墓室内葬有棺、椁和帐幄。这些都为死者安居并保护其在阴曹地府不受侵害而设。图为M260墓室。
M1005出土的铜中柱旋龙盂、武官大墓出土的白陶豆。
M1004出土的刻纹石簋、M1400出土的铜勺。
出土的装饰物玉虎。
殷代贵族死后要用人或动物祭殉,地位越高,用人或动物的数量就越多。上图的M1550选人头骨两组。
堪舆图。首先选择墓地,类似后世的堪舆,在当时可能要进行占卜。
掘墓图。墓穴选定,即可掘墓,墓室大小,墓道多少,要根据墓主人身份地位的高低来确定。
殉狗图。墓室底部正中,有一个埋狗(或埋人)的坑,称为“腰坑”,需要殉狗(或殉人),以守卫墓主人在阴曹地府不受侵害。
祭奠图。最后用夯土封筑墓室及墓道,在封筑过程中,还要举行杀人祭祀仪式。
二、王陵区祭祀坑
殷墟王陵区祭祀坑分布图。
人祭坑,把人强行处死后埋入坑内祭祀祖先,称为人祭。有活埋的,有先处死后再埋入的。祭祀的人牲,多为战俘,也有一些是奴隶。上图为不同人种的头骨,有蒙古人种的东亚、北亚、和南亚类型。
动物祭祀坑是用禽畜和兽类等动物来祭祀的埋葬坑。武官村北地M23马骨架放置情形。
武官村北地M35象骨架放置情形。象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王陵区墓葬发现象骨架,说明当时安阳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有人认为“豫”字为一人牵象之含义,是与这个地方产象有关。
展览馆内的墓坑。
展览馆内的墓坑。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