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拍:安阳马氏庄园(马丕瑶故居)
标签:
文化杂谈图片 |
分类: 疙瘩随拍 |

坐北朝南的景区门口,此处为第二个验票处。

马吉樟为马丕瑶次子。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曾任清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校、侍讲、侍读、日讲起居注官、湖北按察使等职。辛亥革命后,任湖北提法使、袁世凯总统府内史、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等职。

仪门:整齐严肃。这四个字是清末第一廉臣、军机大臣、户部尚书阎敬铭为马家题写的,意思是要求家人居家衣着要整齐,为人处事态度要严肃。

马氏庄园整体建筑概貌展室。介绍说,马氏庄园为马丕瑶家族住宅区,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占地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规格为六路,每路建有四个或两个院落,计80余座,300多间,有门、厢房、厅、堂、楼、廊等形制。是一处清代一至三品的典型大型封建官僚庄园。

账房:账房主管马氏庄园的收支账目及马丕瑶父子俸禄等收入情况。

马氏家训。上匾为:清节皎然。为两江总督左宗棠题写。马氏以《易经》之第三十七卦——《家人卦》为家训。主要有四层意思。第一,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男主外,女主内,长幼有序,各司其职,这样家庭就和睦了;第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也,是这一卦的主题思想,意思是说,要想治理好国家,首先得管理好自己的小家,我们常说的国家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国才有家,家庭和睦了,社会就会安定团结,社会就会和谐;第三,是对整齐严肃的解释;第四,是最后一句,有孚威如反身之谓也,做人要讲诚信,讲诚信便可以获得大家的尊敬,而做为一家之主,首先得严格要求自己。
书法作品展示。

合信堂为客厅。前面的楹联是“高朋满座言简意赅海内存知己,群贤毕至履中蹈和天涯若比邻”;“乐鼓于室而声闻庭众,德修在心乃福寿自规”。

在客厅首先看到的匾额是“百官楷模”,是光绪十年,光绪皇帝亲笔御赐马丕瑶的,在匾额中间还可以看到“光绪御笔之宝”的印章。

客厅中的马丕瑶坐像。马丕瑶一生在山西为官时间最长,达到了二十多年,老百姓称他“马青天”,光绪皇帝褒奖他说“实心爱民,忠心朝廷,堪称晋省百官之楷模”,所以便为他题写了百官楷模的便额。


那么他一生为官,又是怎么样要求自己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右手边的这副楹联“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这副楹联是悬挂在山西平陆县县衙门外的一幅楹联,因为他的第一任官职是平陆县知县,所以在历任的官涯生活中都携带着这副楹联,把楹联请在客厅之上,告诉那些来访的人,我不爱钱,也不徇私情,但我办事则是要依据国法,依据天理。这副楹联,可以说是马丕瑶一生的为官之道。

第三进院落。前面的厅堂叫做“敬诚堂”,楹联是“净沙红粒罯相饭,自剪青松织雨衣”,这副楹联是集的许浑和白居易的两句诗,出自马丕瑶的二儿子马吉樟的手笔。“敬诚堂”三个字是山西巡抚张之洞为马家题写的。马丕瑶继母杨氏晚年在此居住。1901年12月21日慈禧由西安回京时曾下榻于此。

马家老井。据介绍,这口老井,水质清澈甘甜,慈禧光绪当年洗脸引用过,至今仍在使用。

第三进院落西边房子。慈禧太后、光绪帝由西安落驾马氏庄园,曾在这里用膳。

慈禧下榻之处。据了解:

慈禧下榻之处。

最后一进院落,就是四进院,是主人马丕瑶居家时所居住的地方。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马丕瑶要求自己及教育子孙做人要做一等人,在朝为官要忠心于朝廷,居家为人子要孝敬父母,也就是说,做人要忠孝两全,这就是一等人。两件事读书耕田,马家是耕读之家,像他教育的四个儿子,大儿子是经商,二儿子是走读书走仕途之路,三子、四子则是居家种田的,所以耕读之家,在教育的子孙身上也得到了体现。这里的东西厢房在马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厢房是马氏庄园最具有喜气的地方,是马家专用的新婚洞房。因为从风水上讲,这里的风水是最好,又因为这里紧邻主人的房间,还可以得到祖先的庇护,所以马家便把西厢房设置为专用的新婚洞房。凡是马家子孙结婚都是要在西厢房入洞房的,在这里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才要搬回自己的房间里去。前面的楹联是“每有制述多用新事,益以文采妙绝当时”。

客厅的楹联写的也是非常的好“百年佳偶今朝和,万载良缘此日成”,横批是“百年好和”。

东厢房是马丕瑶的二儿子马吉樟的故居。马吉樟在京为官,很少在家居住,他只有在父母丁忧或者回家省亲而居住的地方。楹联是“破万里浪乘长风,封侯投笔树奇功。”1902年元月1日晚上光绪就是在这居住的。里面展出的床就是当年光绪皇帝所使用的真品,是部分黑檀木雕刻而成的。

马吉樟虽为清末进士,但他思想新,学问深,有自己的见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彻底停止了科举制度,全国各省纷纷兴办新式学堂。马吉樟与其妹马青霞联合河南籍显官袁世凯、张邵予等在北京筹办“豫学堂”,马吉樟任学堂监督(校长)。豫学堂传播了许多新观念,培养了许多仁人志士。1906年马吉樟曾东渡日本,考察实务。而她的妹妹马青霞也正是和他一起的这次日本之行,结识了孙中山、黄兴、鲁迅、宋教仁、陈其美、何香凝、康有为、梁启超、张钟端,并加入同盟会。1907年,他回国任湖北按察使后,又选送40名湖北学子赴美留学。
马丕瑶故居。马丕瑶的故居是两层楼的结构,可以和我们现在的复式结构内楼梯相媲美。二楼为马家的藏宝阁,在当时只有主人可以上下,其他家眷是不可以上下的。一楼向我们系统的展示清朝的两室两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