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拍:河南博物院(东周时期)

标签:
杂谈历史图片 |
分类: 疙瘩随拍 |
随拍:河南博物院(东周时期)
图1:莲鹤铜方壶——时代精神的象征
(酒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1923新郑市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莲瓣之中央复立一清新俊逸之白鹤,翔其双翅,单一起足,微隙其喙作欲鸣之状,为此时代精神之象征。此鹤初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躇满志,睥睨一切,践传统于其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之飞翔。此正春秋初年由殷周半神话脱出时一切社会情形及精神文化之一如实表现】
图2:镶红铜龙纹铜浴缶,春秋时期,1978年固始县侯古堆M1出土。
图3:蟠虺纹提梁铜盉,春秋时期,1978年固始县侯古堆M1出土。
图4:左边,“樊”夫人铜盘;右边,“樊”夫人铜匜,春秋时期,1978年信阳市平西春秋墓出土。
图5:左边,龙首提梁铜盉,春秋时期,1978年淅川县下寺楚国墓地M3出土。
图7:弦纹环耳盖鼎,战国时期,1957年信阳市长台关遗址M1出土。
图8:龙耳虎足方壶,春秋时期,淅川县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
图9:镶嵌龙凤纹铜缶,春秋时期,2006年上蔡县郭庄墓出土。
图10:跽坐人铜灯,战国时期,1975年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此灯由跽坐人、灯架和灯盘三部分分铸铆接而成。跽坐人偏髻、束冠、身着右衽深衣,腰系以带钩扣合的革带,双手合擎丫形灯架,架上托环形灯盘,盘内设烛座三个,整体髹漆尽脱。】
图11:鸟兽纹贯耳铜壶,战国时期,1935年汲县山彪镇出土。
图12:错金银铜豹镇,战国时期,1975年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
图13:左边,羽纹铜扁壶;右边,嵌松石兽耳铜方鉴,战国时期,1975年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
图14:左边,错金银几何纹铜箍,战国时期,1975年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右上边,错金银嵌绿松石铜带钩,战国时期,新郑市烈江坡出土。右下边,错金镶绿松石铜带钩,战国时期,1975年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
图16:错金银铜辕首,战国时期,1983年淮阳县马鞍冢楚墓出土。【此件辕首是套在战车车辕前端的饰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错金银工艺纤细秀丽、线条流畅,丰富了龙首的装饰,给人以动感。整个器物从造型到纹饰图案,充分显示了战国时期错金银装饰工艺的精湛。】
图17:左边,“十七年郑令”铜戈,战国时期,1976年新郑市白庙范出土。右边,素面铜胄,战国时期,1966年灵宝市五庙乡出土。
图18:彩绘陶鸭,战国时期,1956年新郑市岗杜战国墓出土。
图19:左边,“平安君”铜鼎,秦代,1978年泌阳县官庄村秦墓出土。右边,计量铜鼎,秦代,1988年新野县城关乡出土。
- (2015-02-14 08:22:40)
- (2015-02-13 10:10:55)
- (2015-02-12 15:49:59)
- (2015-01-05 21:10:50)
- (2014-12-22 22:07:37)
- (2014-04-21 2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