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2014-10-19 16:39:39)
标签:

历史

图片

杂谈

分类: 疙瘩随拍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郭朴(1511-1593),字质夫,世称东野先生,乡人呼为“郭阁老”。安阳人,嘉靖十四年考中进士,为明代朝廷重臣。

    郭朴在朝时,曾两任吏部尚书,两任主考官,一次参与主持会试。他虽身居要职,掌握大权,而不以自擅,居宠而不以自矜。从不随便提拔与自己亲近的人,也不凭借权力而赏罚。他十分重视有真才实学的人,力戒空谈浮华。在当时颇有些政声,至今仍以贤名流传民间。 

    厚实家风。郭朴出生在一个世代清风的家庭中。郭朴的高祖恭曾做过藁城知县,“为官多惠政”;祖父郭沧赋性宽宏,而心尤慈惠。“在官以勤职爱人为恒,官在奉公集事而已。”父郭清虽未做官,但“襟度夷旷,笃于义而轻于财,人有急则倾所有资之。事继母,孝敬无间”。良好的家风对少年郭朴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苦读经书

    郭朴,字质夫,安阳人,他小时候家有薄田五十亩,房屋十几间,人口多,父亲又轻财好施,所以有时衣食不足自给。郭朴天资聪明,刻苦读书,学业优异,受到大学者崔铣和状元杨维聪等前辈的赞许。他十四岁举秀才,二十一岁就中了举人。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二、金榜题名

    郭朴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进士,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本来他是二甲第四名,因为皇帝读了郭朴的论文,深表惊奇,极力称赞,指示郭朴列在一甲后边。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选贤任能。郭朴两次出任吏部尚书,两次充任京城主考官,一次参与主持会试。在选人用人的重要岗位上,他一贯秉公办事,杜绝“后门”,唯才是举,知人善任。“其称进以贤不以誉,其斥适以不肖不以毁”,“所录士必学术经济有裨实用”之人。由于郭朴善为伯乐,为国家选拔录用了许多优秀人才,做到了“因才任使,朝为幸位”,获得了皇帝的眷知和重用。
三、入阁辅政

    郭朴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三月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直接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当时的首辅是徐阶,内阁成员还有李春芳、高拱。郭朴在朝廷和大臣们和衷共济,谦虚谨慎,政绩卓著,颇受皇帝信赖。但他“握权而不以自擅,居宠而不以自矜”,所以明史称他“为人长者”,意即德高望重的人。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四、捎书让地

    郭朴在朝廷做官时,安阳家中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邻居家盖房筑围墙,多占了他家许多地方。家人致函郭朴。他在回信中写道:“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于是家人以地让邻人。那家邻居被郭朴家的宽厚精神所感动,遂让出多占之地。这块空出的地方后来成了一条小街,人们称之为“仁义巷”。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五、归隐东城

    郭朴于隆庆元年(1567年)九月致仕(退休)回籍,隐居安阳城东郊。从此,他“角巾私第,绝迹不至公府”,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然有司造庐请益于地方利病关切生民者,无不批臆言之”。他曾赋诗咏怀;“茅厦三间蔽日,槿篱四面遮风”,“几上一编农谱,壁间几幅耕图”,这就是郭朴晚年隐居生活的写照。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六、孝养老母

    郭朴“天性至孝”,为了亲自奉养年迈的老母亲,他于五十七岁那年就恳请退休回家。每顿饭他都双手将碗碟捧到母亲面前。母亲病了,他必亲自伺候服药。每天早晚向母亲请安,问寒问暖。过了八年,母亲病逝。郭朴当时已是鬓发苍苍,但他仍像孩子一样披麻戴孝,痛哭流涕。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七、茹蔬衣素

    郭朴为官,一贯清廉,他“两典铨部,绝请托奔竞,惟以大公行之”,居官三十年,“家居未尝高大垣屋”,父母在家乡依然过着简朴生活,“从不轻入城市,居乡谦抑,无敢以气势如人。服食器用无所加于前数”。郭朴退休家居,素食布衣,陋室茅舍,恬泊自励,怡然自乐。像普通人一样,根本不像一个退休的宰相。《明史》评价郭朴时用了“以廉著”三个字。

八、卒葬韩陵

    郭朴致仕后在安阳又生活了二十六年。八十岁那年,神宗曾遣使村问。徐珮曾作诗颂郭朴;“谢却黄扉二十春,杜门著述乐天真,三朝重望华夷仰,八秩轻身雨露新”。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十八日,郭朴“以疾卒于寝”,享年八十三岁。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葬于韩陵之阳。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九、不扩祖茔

    郭朴的高祖郭恭做过藁城县令,“多惠政”,祖父郭“以贡入太学,授鱼台主簿,民尸祝之”。父亲郭清虽未仕,但也是位“笃行长者”。郭氏祖茔在距城十几里的韩陵山南麓,墓冢矮小,郭朴父母亲去世后,“至二亲穴,有司欲大其莹制,公亟止之”。他的子孙像他一样,“皆谦冲节约,望之不知其为相君胤也”。

十、研心理义

    郭朴“自守史局,即留心大业,日讨古今载籍,国家宪典而考据之”。他“研心理义,读书必求体验,有所得即笔之。”他曾总裁肃皇实录,重录永乐大典。他一生著有《管见》、《学约》、《四思箴》、《四畏箴》、《九学图说》、《续彰德府志》、《郭朴文集》等。他的文风朴实,为诗若文,古雅醇厚,不事铅华。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随拍:安阳郭朴祠(郭朴事迹展)

郭朴画像。

我的更多文章请点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