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国家命运的明末党争“五”大案之拨乱返正(一)----李纨父亲的“国子监祭酒”的历史玄机
(2017-08-05 08:49:24)
标签:
眀朝东林党明史天启魏忠贤 |
分类: 独家明史真相 |
改变国家命运的明末党争“五”大案之拨乱返正(一)----李纨父亲的“国子监祭酒”的历史玄机
让大家久等了,因为同时要破解红楼梦和还原明史真相,受时间精力所限,进度难以保证,还请朋友们多多体谅,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会坚持写下去。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首度揭开不为人知的导致明亡的第五大案----拨乱返正,会分成几大部分展开,请耐心听我解来,就先从李纨父亲的“国子监祭酒”的历史玄机讲起吧。
《红楼梦》第四回中朱慈炤特意介绍了李纨的家庭背景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甲侧:妙!盖云人能以理自守,安得为情所 陷哉!】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
我前面已经解过了,李纨影射的是天启的皇后张嫣张宝珠,详见我的博文《“桃李春风”的寡妇完人李纨是谁?》。真实的历史中的皇后张嫣的父亲张国纪在天启朝为中军都督府同知,后崇祯朝封太康伯,跟国子监毫无关系,朱慈炤却写“曾为国子监祭酒”是为何故呢?
看很多野史和传奇小说的描述,似乎天启与皇后张嫣关系不错,但是明朝的官方记载《天启实录》却给我们揭示了完全不同的事实。
请看:
天启二年五月
○先是刑部尚书王纪为犯人张拱宸等求免枷号拱宸戚畹张国纪家人也。 上傅热审在前枷号在后照旧枷号三个月,满日送法司一并议罪。大学士叶向高等,言此事发自内廷臣等不能知其详悉, 皇上欲惩戚畹奸棍之害民其义甚正,臣等何敢有言?但连日闻外间人情以事关 三宫咸怀危虑况,各犯无应死之罪,而枷号乃必死之刑。今当热审钦恤之时,似当一体蒙旷荡之恩所屈者小而所全者大。 上不报并罪锦衣官。久之,向高因救御史帅众疏中复言:(皇后张嫣的家人)张拱宸等之枷号,外议以为事关三宫宜稍宽假,故臣等具揭言之。 皇上不听而反罪及锦衣,则臣等于是乎失辞矣。 皇上臣等之父 三宫则母也,父与母无有不亲厚之理,人子于父母亦无有不欲其亲厚之心。自大婚礼成以来四海臣民孰不欣欣盻望蚤耀前星以巩国本,彼道路悠悠之口。臣虽知其必不然,然不敢以必不然之故而默无一言也,疏奏不省。
皇后张嫣的家人也就是张拱宸等5人欺压百姓犯的不是必死之罪,按照明朝的惯例,皇亲国戚随意处置一下过得去就行了,就是包庇不处置也是寻常的很。但奇怪的是天启却给判的是必死之刑---枷号,可别小瞧了枷号之刑,这可是比斩首更痛苦的虐杀刑罚。想了解详情的朋友可自行查阅。这可惊呆了满朝的大臣,东林党官员王纪、叶向高等纷纷上疏劝说希望能救下张拱宸等,天启不但不听,反而连锦衣卫一起降罪。于是叶向高纠集众御使们联合上疏,以皇帝和皇后应当亲厚为由向天启施压,结果天启根本不理会,坚持把犯的并不是死罪的皇后张嫣的家人张拱宸等五人用枷号活活虐死。此时距离张嫣于天启元年四月被立为皇后才刚过一年。这时难道不该是两人的蜜月期中么?
《明宫词》中的“丝鬃银勒动衔尘,禁树投丸不畏人。向说椒房此无赖,如今不是霍家人。〖(魏)忠贤曾枷死皇亲五人。〗”说的其实就是皇后张嫣的家人东林党张拱宸等5人被天启判枷死之事,还是依照东林党的老规矩,直接转嫁到了魏忠贤的头上,如果不看《明实录》,还真以为是魏忠贤一手遮天迫害皇后家人呢。
那么为何天启会如此残酷的对待皇后张嫣的家人,为何东林党又是倾尽全力联合起来营救张拱宸等人呢?
请看天启年间的一份收录了309名东林党人的名单:
顾宪成
李玄
杨嘉祚
从这份名单,我吃惊地发现皇后张嫣的家人----因欺压百姓而被天启枷死的张拱宸的排名竟然还远在姚希孟、陈奇瑜、方逢年、钱龙锡、黄道周这些东林党大佬之前,没有一定的官职名位是不可能被列入这份东林党的名单的。这排名顺序足以说明张嫣的家人的东林党的背景之深。
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天启对皇后张嫣的家人的严酷不断重演,甚至还差点处死张嫣的父亲张国纪。
王恭厂大爆炸后不久,张国纪上表乞求天启给自己晋爵,而且胃口还很大,伯爵都还未当上就直接要求天启封他侯爵。明朝外戚中两百多年来得封侯爵的只有四人,天启对张嫣的家人一贯是鄙夷厌憎,想想四年前张拱宸等5人的悲惨下场,忘了前车之鉴的张国纪得多没眼色才会这样狮子大开口,还要求国家的驿站为他服务。果然,天启皇帝直接驳回张国纪的要求,外加一通丝毫不给情面的斥责。
不久,张国纪及其家奴因作恶多端而被弹劾,“天启六年九月○东厂太监魏忠贤掜皇亲张国纪听信家人徐自强、刘应乾、赵三省千与人事仍矫传 中宫懿旨谓自强主谋妄生事端,著东厂拏究镇抚司文致自强等罪,云自强谋同应乾诱惑国纪娶发出宫女为妾,又曾喝令三省殴毙无辜,及强买民房逼勒诈骗诸种种不法。得旨徐自强等送刑部如律拟罪。张国纪身系皇亲,宜恪遵礼义,不得滥用匪人,本当送国子监演礼三年当送国子监演礼三年,姑著自行改省于是部,拟自强斩,应乾三省绞。”张家犯法的三个家奴一个被斩首,两个被绞死,张国纪本人差点被送去国子监思想教育,真不知明朝还有那位后戚混得如此丢人。
《红楼梦》中写李纨的父亲李守中是“国子监祭酒”原来就是为了讥讽张国纪“本当送国子监演礼三年”的丢脸一事,又写李守中的“族中男女无有不读诗书者”,张国纪和他那被天启判处枷死的亲戚张拱宸都是东林党,东林党起于书院,门口的对联写的不也是“风声雨声读书声”么?东林党自然是“无有不读诗书者”了,朱慈炤的文中还真是处处有对应啊!
对照一下不受宠的王恭妃的亲戚犯法被言官弹劾,万历包庇不管;嘉靖的原配---陈后因为嫉妒骄横而被嘉靖赶出坤宁宫,忧悸而死。可即使如此被嘉靖嫌憎,当陈皇后的家人为抢民田而纵使家奴打死平民后,嘉靖也不过是做做样子把家奴关了几天,后来又放了,并没有治罪。天启对张嫣的家人和家奴可谓严苛冷酷,虽说是天启维护平民百姓利益的表现,却也不难看出天启对张嫣及其家人的警告震慑。
“天启七年二月初二○御史梁梦环疏紏戚臣张国纪草菅人命、鱼肉小民、擅收皇税、强取民房。前府臣刘志选疏谓其谋纳宫婢,又谓有訾及于丹山之穴蓝田之种等语。得旨张国纪怙恃国恩,累千三尺,草菅人命,鱼肉细民,擅收皇税,私纳宫婢,过恶多端,于法难贷,朕念中宫懿亲,国家大体,姑着回原籍。俾痛改旧愆保全终始,毋再不悛,自贻后悔。”
幸亏魏忠贤的同乡----大学士李国𣚴极力劝解,张国纪才得保命,被免官放归故乡。“刘志选劾张国纪以撼中宫(张嫣),国𣚴言:“子不宜佐父难母,而况无间之父母乎!”国纪乃得免罪。”
张国纪在天启年间非但没能像其他的后戚一般得封伯爵,最后还被免官打回原籍,明朝还有哪一位国丈被如此处置?明朝就是被废的皇后的家人也没有这般落魄啊!如果不是天启不久驾崩,估计张嫣也难保皇后的身份了。
后来直到崇祯登基后才投桃报李将张国纪封伯爵,《烈皇小识》:“上即位后,追尊刘后孝纯皇太后,迁祔庆陵,加李庄妃谥号,立周后为皇后,尊张后为懿安皇后,孝纯母年七十五,封瀛国太夫人。侄刘文炳,封新乐侯,周后父周奎授左都督。次年册立太子,封奎嘉定伯,懿安父张国纪封太康伯。”
那么为何天启会如此厌憎苛待张嫣的家人呢?下回再解。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