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至关重要的薛宝琴的十首怀古绝句隐藏的历史大秘密(四)
(2017-05-04 05:40:48)
标签:
崇祯红楼梦明朝朱三太子郑成功 |
分类: 红楼梦 |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
【“青冢”,即王昭君的墓。清代宋荦《筠廊偶笔》:“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蒙作黛色,故曰青冢。”《图经》云:"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 请回顾我前面对《五美吟》中《明妃》一诗的解读。这都是在暗写孤悬海外始终尊奉朱明为正统的台湾明郑政权。
黑水,即今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清一统志》:“昭君死,葬黑河岸,朝暮有愁云怨雾覆冢上。”但是除了这北“黑水”外,明末清初还有一更为著名的南“黑水”,即阻隔了福建与台湾的台湾海峡,其中有一段很危险的海沟因水色如墨而被俗称为“黑水沟”“黑水洋”。
见清朝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康熙三十六年,西元1697年,二月)
二十二日,平旦(天剛亮的時候),渡黑水溝。
清朝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卷五:“澎湖以西百餘里為黑水洋,寬約百里,水黑如墨,雖風平日麗而天容黯淡,帆檣俱震,為廈門東渡最險處。”
清朝翟灝《臺陽筆記》:“自古黑水溝自北流南,以為萬水朝東,無生還理,,,,黑水洋在海中,水勢趨東南,無底,流甚急。”
昭君出塞时弹琵琶以寄恨,冰弦间拨尽曲中哀愁。昭君墓旁的黑水河因为感应昭君的愁怨而硬咽不流。台湾与郑成功的家乡福建亦是隔黑水而相望,这是借喻客死台湾的郑成功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忧愤之情。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