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标签:
育儿 |
分类: 各地讲学 |
提升幼儿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浅谈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
2.“门面”是竞争的基础
幼儿园的“门面”即办园条件为竞争提供了较强的物质基础。需要短期内投入大量经费,要有硬实力的支撑。
3.特色是竞争的手段,
特色教育是吸引生源的有效手段。办园理念、软件建设先进,课程设置合理超前。
4.服务是竞争的法宝
良好的服务是竞争的法宝。迎合家长要求,操作性强,但容易被别人模仿。
“牌子”、“门面”、“特色”、“服务”是家长选择幼儿园的依据,是幼儿园竞争的“资本”它就构成了幼儿园的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二)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属性
幼儿园特色课程是办学主体刻意追求逐步实现的幼儿园教学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它方面,也特别优于其它幼儿园的独特的稳定的品质,它也称为办学特色。
特色课程必须符合课程的标准,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并且具有幼儿园课程的一般性质.集启蒙性、生活化、游戏性、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以及潜在性于一体。幼儿园特色课程中的“特色” 也就是能区别于其他幼儿园的课程风格、形式,是由本园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本园所独有的课程。
幼儿园特色课程是独特性与优质性的统一。幼儿园特色课程的独特性与优质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特色课程本身的先进性、科学性;二是办学育人整体水平有一定的质量,够上一定的档次。
幼儿园特色课程的最本质的属性就是要有“差异性”,仅仅“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不够的,还要让别人不能或不容易模仿。
为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保存幼儿园,同时也为了迎合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加之我国幼儿园课程管理的三级体制赋予了幼儿园极大的课程自主权,多数幼儿教育机构都打出了建设有本园特色的特色课程的口号,特色课程或者特色班的头衔漫天飞舞。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似乎只有冠上了“特色”或“园本”字眼的幼儿同才能受到广大家长的热捧与支持,这样的幼儿园才有源源不断的生源,才能不被优胜劣汰的规则剥夺了其存在的权利。
而在所谓的特色课程中,英语、艺术占了主要比例。特色班的教育教学内容不是有机融合在幼儿同的一日生活的各个部分,而是一条与幼儿园常规课程内容平行的单轨线,是额外补习的知识或技能技巧课。特色班的幼儿较普通班幼儿而言,只是多上了几堂英语课或手工课诸如此类的活动。
此类特色课程虽类型繁多,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无一例外地体现出了四个“过”的特点:一是过早。在儿童尚未达到学习某种知识或是技能的年龄时,就对其进行系统的教育。二是过多。某些幼儿在进入幼儿团体验学习时,就已经在幼儿园的安排下,挪用了部分常规活动时间进行“特色”培训了。另外,在幼儿可以支配的时间里,家长一般也安排孩子上各类学习班,幼儿只能被迫接受大容量和多类型的学习内容。三是过深。幼儿正处于学习模仿能力强盛的时期,部分家长就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希望能让幼儿在人生早期阶段就能掌握某种知识或操练某种技能。幼儿不再体验浅显、生动的各种经验,不是在生活中学习,而是被迫掌握高于他们接受和理解能力的系统的、呆板的知识或技能,成为“高深”容器。四是过于机械。为了让幼儿学得更扎实,让家长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教育机构都采用机械重复的教学手段,把儿童当做改造对象,信奉“只要有刺激就能看到预期的反应”的观点。
三、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建设
(一)科学定位
主题思想也可简称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主题,它是幼儿园教育思想在办园过程中通过特色课程来集中体现的。是园长对幼儿园教育现实的认识、评价和办园理想的综合体现。幼儿园特色课程的主题决定着对幼儿园教育形式和结构的选择,它体现和决定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旋律。幼儿园特色主题表达的清晰程度,反映了一所幼儿园特色建设发展的层次水平和水准,它决定着幼儿园发展的方向。
主题思想必须是先进的、健康的、积极的、阳光的、科学的。
教育行为方式是指幼儿园特色课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行为方式。它是幼儿园教育思想或主题的外显形式。它包括选择教育目标的方式,调整教育内容的方式,确定教育途径的方式,筛选教育手段与方法的方式,幼儿园人际关系(首先是师幼关系)沟通的方式,运用奖惩的方式,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整合优化各教育要素关系的方式等等。如果说主题思想是幼儿园特色的灵魂,那么,教育行为方式就是幼儿园特色的躯干。
教育行为方式必须是活泼的、有趣的、有效的、可操作的。
3.环境氛围
幼儿园环境氛围主要指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幼儿园教育舆论的主要倾向;幼儿园人际交流的心理氛围等。这是构成幼儿园特色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环境氛围必须是和谐的、快乐的、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
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的方法可以分为选用、改编和自主开发三个层次。
选用或引进一个特色课程,幼儿园和课程的研发方或推广方必须达成一致:①课程培训是基础。课程再好要通过一线老师的正确执教完美演绎才能够显示出课程的优越性,华南师范大学袁爱玲教授说,一个好的课程,编者只能够占效果的30%,而70%需要教者的完美体现。所以,要想把引进的特色课程做出效果、造成影响、形成特色,教师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前提。能否对幼儿园进行长期的,系统的,有效的,不断创新的培训,对幼儿园决定是否引进课程非常重要。②区域保护是关键。作为特色课程引进后,必须在自己的竞争范围内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执行区域保护政策。否则,大家一嗡而上,谈何特色?
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建设自己的特色课程。一旦形成了特色,就要保持相对稳定、不断提升、持续发展。
欣赏鼓励原则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原理(3、情感需求);欣赏鼓励原则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贯彻这个原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尽可能地发现孩子的优点,经常地、多花样的鼓励和表扬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必胜信念,让他们感觉到“我最棒”; 欣赏鼓励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掌声、微笑、爱抚,让孩子随时感受到老师的欣赏与鼓励。
欣赏鼓励不是万能的,欣赏鼓励和严格要求不矛盾。
目前幼教界尚无统一的评估标准,但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有一个衡量标准,我认为可以“拿来主义”。即:前期教育要为后期教育提供基础和动力。一个好的特色课程必须能够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和提供强劲的动力,否则就不能评价为好的课程。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儿童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金翅膀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主编 李正桂研究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