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升幼儿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011-09-21 11:30:34)
标签:

育儿

分类: 各地讲学

提升幼儿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浅谈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

    由于幼儿园之间的竞争日趋剧烈,幼儿园能否办出自己的特色已成为幼儿园能否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山东教育》上有篇文章《幼儿园在竞争什么》,分析了幼儿园的竞争力,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1.“牌子”是竞争的后盾。

    幼儿园自身的牌子是吸引生源的一大要素,牌子硬、名气大、声誉高,在竞争中拥有较大的实力和优势。它是优势办园的长期沉淀、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2.“门面”是竞争的基础

幼儿园的“门面”即办园条件为竞争提供了较强的物质基础。需要短期内投入大量经费,要有硬实力的支撑。

  3.特色是竞争的手段

特色教育是吸引生源的有效手段。办园理念、软件建设先进,课程设置合理超前。

  4.服务是竞争的法宝

良好的服务是竞争的法宝。迎合家长要求,操作性强,但容易被别人模仿。

  “牌子”、“门面”、“特色”、“服务”是家长选择幼儿园的依据,是幼儿园竞争的“资本”它就构成了幼儿园的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定位和差异化特色是提升竞争力最省资源、最见效果的方法。 “牌子”、“门面”、“特色”、“服务”等因素,只有在统一的理念整合下,才能形成足以打动目标消费者、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差异化特色”,才是幼儿园得以保持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特色课程建设是幼儿园市场竞争中投资最少、见效最快、效益最久、最无风险的有效手段。

    一、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内涵
  (一)特色的本质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二)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属性
  幼儿园特色课程是办学主体刻意追求逐步实现的幼儿园教学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它方面,也特别优于其它幼儿园的独特的稳定的品质,它也称为办学特色。 

特色课程必须符合课程的标准,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并且具有幼儿园课程的一般性质.集启蒙性、生活化、游戏性、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以及潜在性于一体。幼儿园特色课程中的“特色” 也就是能区别于其他幼儿园的课程风格、形式,是由本园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本园所独有的课程。

幼儿园特色课程是独特性与优质性的统一。幼儿园特色课程的独特性与优质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特色课程本身的先进性、科学性;二是办学育人整体水平有一定的质量,够上一定的档次。

幼儿园特色课程的最本质的属性就是要有“差异性”,仅仅“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不够的,还要让别人不能或不容易模仿。

    衡量一所幼儿园是否办有特色,不仅要看它特色课程的成绩,而且要看它的整体办学水平。许多有特色课程的幼儿园,其教育质量的总体水平都相当高。例如佛山南海的丽雅苑幼儿园、汕头的澄海机关幼儿园、东莞的财贸幼儿园,以国学教育为特色,教育教学整体质量都很高,在当地是众望所归的幼儿园。反之,如果一所幼儿园仅仅在特色课程上成绩优异,有几个尖子幼儿,而总体办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差,甚至不如普通学校,那就是以牺牲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代价换来发展“特长”,这种仅仅停留在特色课程上或用“特色”代替整体办学水平的做法,就不能称之为办学有特色,也绝不是我们所提倡的。

    二、特色课程的现状

为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保存幼儿园,同时也为了迎合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加之我国幼儿园课程管理的三级体制赋予了幼儿园极大的课程自主权,多数幼儿教育机构都打出了建设有本园特色的特色课程的口号,特色课程或者特色班的头衔漫天飞舞。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似乎只有冠上了“特色”或“园本”字眼的幼儿同才能受到广大家长的热捧与支持,这样的幼儿园才有源源不断的生源,才能不被优胜劣汰的规则剥夺了其存在的权利。

而在所谓的特色课程中,英语、艺术占了主要比例。特色班的教育教学内容不是有机融合在幼儿同的一日生活的各个部分,而是一条与幼儿园常规课程内容平行的单轨线,是额外补习的知识或技能技巧课。特色班的幼儿较普通班幼儿而言,只是多上了几堂英语课或手工课诸如此类的活动。

此类特色课程虽类型繁多,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无一例外地体现出了四个“过”的特点:一是过早。在儿童尚未达到学习某种知识或是技能的年龄时,就对其进行系统的教育。二是过多。某些幼儿在进入幼儿团体验学习时,就已经在幼儿园的安排下,挪用了部分常规活动时间进行“特色”培训了。另外,在幼儿可以支配的时间里,家长一般也安排孩子上各类学习班,幼儿只能被迫接受大容量和多类型的学习内容。三是过深。幼儿正处于学习模仿能力强盛的时期,部分家长就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希望能让幼儿在人生早期阶段就能掌握某种知识或操练某种技能。幼儿不再体验浅显、生动的各种经验,不是在生活中学习,而是被迫掌握高于他们接受和理解能力的系统的、呆板的知识或技能,成为“高深”容器。四是过于机械。为了让幼儿学得更扎实,让家长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教育机构都采用机械重复的教学手段,把儿童当做改造对象,信奉“只要有刺激就能看到预期的反应”的观点。
  三、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建设
  (一)科学定位

    1.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也可简称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主题,它是幼儿园教育思想在办园过程中通过特色课程来集中体现的。是园长对幼儿园教育现实的认识、评价和办园理想的综合体现。幼儿园特色课程的主题决定着对幼儿园教育形式和结构的选择,它体现和决定着幼儿教育活动的主旋律。幼儿园特色主题表达的清晰程度,反映了一所幼儿园特色建设发展的层次水平和水准,它决定着幼儿园发展的方向。

主题思想必须是先进的、健康的、积极的、阳光的、科学的。

    2.教育行为方式
  教育行为方式是指幼儿园特色课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行为方式。它是幼儿园教育思想或主题的外显形式。它包括选择教育目标的方式,调整教育内容的方式,确定教育途径的方式,筛选教育手段与方法的方式,幼儿园人际关系(首先是师幼关系)沟通的方式,运用奖惩的方式,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整合优化各教育要素关系的方式等等。如果说主题思想是幼儿园特色的灵魂,那么,教育行为方式就是幼儿园特色的躯干。

教育行为方式必须是活泼的、有趣的、有效的、可操作的。
  3.环境氛围
  幼儿园环境氛围主要指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幼儿教育舆论的主要倾向;幼儿园人际交流的心理氛围等。这是构成幼儿园特色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环境氛围必须是和谐的、快乐的、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

   (二)如何建设幼儿园特色课程

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的方法可以分为选用、改编和自主开发三个层次。

    1.选用,即科学引进。现在幼教市场有许多特色课程,经常搞得我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目前市场上的特色课程大部分是课程专家经过多年积累而提炼的精华,不过许多是长期闭门研究的成果,少有来自一线的作品。虽然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是不能使所有的幼儿园都适用、有效、具有特色且不易被别人模仿的。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适合我的幼儿园?首先它必须和园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是一致的,它必须和本园的教育行为方式是吻合的,即与我的幼儿园的定位是一致的;其次它必须是和我的幼儿园的教师素质、幼儿素质、家长素质相适应的;最后,它必须是教学效果显著的,能够迎合和达到家长的期望的。

选用或引进一个特色课程,幼儿园和课程的研发方或推广方必须达成一致:①课程培训是基础。课程再好要通过一线老师的正确执教完美演绎才能够显示出课程的优越性,华南师范大学袁爱玲教授说,一个好的课程,编者只能够占效果的30%,而70%需要教者的完美体现。所以,要想把引进的特色课程做出效果、造成影响、形成特色,教师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前提。能否对幼儿园进行长期的,系统的,有效的,不断创新的培训,对幼儿园决定是否引进课程非常重要。②区域保护是关键。作为特色课程引进后,必须在自己的竞争范围内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执行区域保护政策。否则,大家一嗡而上,谈何特色?

    2改编。幼儿园从多套专家编制的特色课程中选取一些适合本园本班的内容,这样的课程已具有一定的园本化程度;当现有课程中某部分不符合本园的具体情况时,教师适当加以改编和调整,这样,课程的园本化程度更高一些。

    3自主开发。建议采用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成立课程研发小组,组织设计和实施:第二步,确立课程实施小组,进行试验性实践:第三步,引入“自主”机制,共同完善课程。在课程每一阶段,都要制定完整的计划,将课程的实施步步推进。 “自主”机制有一点“课程审议”的味道,即让全园教师都参与到课程调整和设计的过程中来,随时提出疑问或建议。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教师逐渐认识到了自身参与课程建设的价值。同时也让教师清晰地认识到课程编制并不是幼儿教师遥不可及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越来越透彻,课程质量也会在教师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建设自己的特色课程。一旦形成了特色,就要保持相对稳定、不断提升、持续发展。

   (三)特色课程的教学过程必须遵守的教育原则

    1.快乐兴趣原则

    快乐是兴趣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需要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教师是快乐活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营造快乐的氛围,过程是快乐的,结果是快乐的。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使用各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引起儿童的兴趣,调动他们全身心的参与。

    2.集中高效原则

    特色课程要高效,没有高效,特色从何体现?这个原则主要从两个层面来体现:一是将儿童集中起来集中学习,能够营造一个你能我胜、你追我赶的氛围,,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来体现高效的结果。二是将知识点集中起来,即高密度地安排知识点,让儿童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可能更多地掌握知识。

    3.边记边懂原则

    成人的记忆特点是“先理解,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而儿童的记忆特点是“先记忆,后理解”,而且这里所说的“理解”,绝非一步到位的理解,而是分层次,分阶段的。这个原则符合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让孩子们先“记”(积累素材),然后要求“懂”,边记边懂。并且“懂”也是有不同程度的,是指适合儿童大脑发育特点的“懂”,是对所学知识的大概意境的了解,而不一定要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意境。儿童能通过动作、绘画、表情等表现所学知识的意境,都是我们定义的“懂”。

    4.发散聚合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全身心参与。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孩子们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教师要按教学目标进行“聚合”,把孩子们尚在发散驰骋的思绪巧妙地“收(聚合)”回来,按照预计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发散聚合原则符合课堂教学“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线”的原则;发散集中原则能够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多元智能。

    5.欣赏鼓励原则

欣赏鼓励原则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原理(3、情感需求);欣赏鼓励原则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贯彻这个原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尽可能地发现孩子的优点,经常地、多花样的鼓励和表扬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必胜信念,让他们感觉到“我最棒”; 欣赏鼓励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掌声、微笑、爱抚,让孩子随时感受到老师的欣赏与鼓励。

欣赏鼓励不是万能的,欣赏鼓励和严格要求不矛盾。
   四、幼儿园特色课程的效果评估

目前幼教界尚无统一的评估标准,但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有一个衡量标准,我认为可以“拿来主义”。即:前期教育要为后期教育提供基础和动力。一个好的特色课程必须能够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和提供强劲的动力,否则就不能评价为好的课程。

 http://s15/bmiddle/794321ccgad6b430e33de&69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儿童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金翅膀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主编 李正桂研究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