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只是缘分

(2014-10-15 02:45:16)
标签:

缘分

投资

思考

社会

认知

杂谈

分类: 阿笨胡扯录

印度佛教对于茫茫人海,有一种说法:恒河沙数,今天就从这开始吧;

于亿万人中,你点开我的博客,不管是随意浏览,在乱点别人博客的同时点开了,还是出于能学到啥,而有意来访,这都只能说这是一个奇迹,因为从概率角度看,这种概率极低;

西方哲人说这个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东方成语虽说千人一面,但是西哲还说人是思考的芦苇,因为思考,所以差异,因为变化所以不同;

当两个人,因学识、见识、信念、价值观、背景、经历等等的差异,对于同一种信息的解读,也存在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市场参与者对于同一信息会做出不同的预期,进而做出不同的抉择,所以两个思考着的人,很难找到共鸣;

当这样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时候,信息传递中的偏差便是一种潜在事实,信息传递的层级实验表明不失真是一种奢望,每一位思考着的信息接收者都进行了二次解读,这好比文学中的二次创作,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是作为参与者一员的一点思考;索罗斯的反身理论,也恰恰非常看中这一点思考,这一点思考造就了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学的差异:自然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可以认识他、利用他;社会规律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作为个体与群体、部分与整体,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既受群体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群体,同时作为参与者,存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认知问题,所以索罗斯导出来社会学中的不确定性;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说的有多好,有多对,只是我这些思考,作为一种诱导因子,激活了另外一个参与者的思考,他的思考是不是跟信息源的真实本意已经不得而知,也不重要了;不得而知是因为有了接收者的二次创作,不重要是因为我们不是信息传递接龙游戏,1传递到最后只能是1,这种经验分享,知识传播与沉淀中原初的1,最后得到100,也无不可,并且这是一场没有最后的接力赛;

所以我写下这些文字,记录这些思考,不是出于一种高高在上的恩赐,你能从亿万人中读一读,也不是一种恩赐,你读只是因为你想读,想思考,想提高自身的参与水平,博弈水平,以免在这场博弈中败下战场;这都不是彼此对彼此的恩赐,这只是市场参与者随机的相遇,碰撞了一下而已;

如果非要以点什么名义,就算是缘分吧;

祝福

                             阿笨。   周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