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得之不易(Z)
(2013-04-19 13:14:07)
标签:
大道至简不可说得之道理不需要 |
分类: 理论研究与学习 |
昨天几位朋友来公司拜访,深谈之后觉得应该写一写我对知与行的看法,今天不忙,写出来,应该会对大部分朋友有所帮助。
哲学上一直存在“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的辩论”我认为这个辩论的核心是没有把“知”的概念清晰定义。
我个人把“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是知道,第二是悟道,第三是得道。
如果把“知”理解为“知道”,就是“知易行难”;如果把“知”理解为“得道”,就是“知难行易”。《菜根潭》上说:“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得是谁,犯着又是谁。”同样是没有分清知与得。
知道和悟道都不难理解,何谓得道?这里的得是佛家所谓证得。秉承我的原则,既然要说就把它说明白,举个例子:记得一次中粮于总问我对佛学修行的理解,我说,佛学就像物理学,有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学家通过逻辑公式推导出物理学定理,而实验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之。佛学的大师,高僧通过学习明白众生皆有佛性的道理,而佛通过自身证明之,证得即为佛。佛学又不像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家只要证明了,全人类就都可以用了。而佛学别人证明的是别人的,每个人都要通过自身去证得,没人可以替代。在之前的博客中提到过,如果只是看过,明白,就能懂得,做到,那和尚修成佛陀岂不是和上大学一样简单?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从事的行业更接近佛学的修行,别人的规矩原则,是别人的,即使告诉你,也还需要你自己去领悟去证得。
得就是轻松的做到,就是不需要记得要耐心,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还需要耐心吗?
耐心就是忍耐自己的心,这里心是欲望,希望市场按照自己的想法波动的欲望。按照耐心的要求去做是悟道的层次,只要悟道了不断的要求自己这么去做,就很有可能得道。真正的得道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人说这里的心是欲望,应该改成从神所往,其实不用,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心里已经没有了逾矩之欲。既然心里已经没有了逾矩之欲,那么也就不需要规矩和耐心了,是为坐忘,是为彼岸。到了彼岸,你还背着佛法这艘船干什么?
耐心就是投机市场佛法的一种。
与诸君共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23e6ad0102e07c.html
也把本人的境界粘到这吧;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人世沧桑,沧海桑田;
喜欢跟三师傅聊天,三师傅是技术派,当年也算一人物(呵呵,现在也是);一起喝茶,聊天,听他说说当年交易的轶事和带血的趣闻。
师傅为人低调,不事张扬,虽已亿万身家,却深居简出,和蔼可亲,衣着简朴,我们一起吃饭,剩下的饭菜照样打包,从不浪费食物;穿的是公司统一的服装,出门挤公交或地铁,很少开车;
做事谨慎,风格稳健(还属于超级稳健);平时不怎么说话,也很少谈股票的事情;只是跟他单独相处的时候才会说一些;那一年是我最幸运的时光,用朋友的话说就是全国这样的机会也难遇到;呵呵,我的幸运;
想想,当年有许多大户,身价数千万,貌似地球已经装不下他,貌似宇宙就他是老大,呵呵,买宝马,开悍马,每天折腾,胡吃海喝;看见那个妞,就声称要搞定,拿钱砸人。
然而,有几个前辈,在若干年前就已经有上亿资产,除了下雨天开个破桑塔纳出入,平时也就是夹着公文包,挤公交,挤地铁啥的,全无二至。
光阴不再,跟若干桥段一样:当年的大户或穷困潦倒,或锒铛入狱,或在门口卖报纸,或已经坟头草木深深。而这些朋友在全球到处拥有资产、土地无数。
用王海滨的话说:正所谓人与人比,比的正是气度涵养,路遥知马力。
智慧、坚持、内敛,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