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的一些草根思索
(2013-01-02 16:13:47)
标签:
境地在哪里草根投资人稻米 |
分类: 青萍物语 |
白酒行业拐点论再次甚嚣尘上,2010年的话题再次拿出来,不管怎么说,高速增长期已过,平稳过渡行业内整合是个不争的事实,这是任何行业都必经的,大家的目光一起瞄准了黄酒;
本人一直跟踪黄酒,一般的现在玻璃瓶装的白酒多有保质期,三五年不等;
这跟黄酒的成分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度数低,含糖高,除了那些干型黄酒含糖低于15g/l,一般含糖都很高,介于15-40的比较多,里面富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各种糖等;我买的黄酒中对着灯光还能看到不少沉淀物,呵呵,标签说明可以大胆饮用,这些沉淀物是蛋白质;
坛装的不打开可能会保存的久一点;可能没有这种保质期的问题,具体没有买过,不是很清楚,只是道听途说;
黄酒的口感确实不敢恭维,我买的多数是市场上通用的那种,半干型,我本身不喝酒,喝过一些茅台、五粮液、洋河、苏酒等,也喝过一些不怎么样的白酒,单就白酒而言,我父亲不怎么喜欢喝汾酒,说是有个焦味,劲酒喝着难受,黄酒喝着没感觉,而我试验喝几次黄酒,每次喝完我都是赶紧喝水或者吃饭,不品味,因为有种想呕吐的感觉,这一点跟喝韩国清酒一个感觉,我喝韩国清酒也有干呕的感觉,不知道是个人体质问题还是别的因素;
白酒没有保质期问题,这跟工艺也有关系,白酒度数高,经过了蒸馏环节,所以酿制白酒也是比较费粮食,出于战略考量,未来也不会大力提倡白酒酿制,从出酒率看,白酒是1:0.6,黄酒是1:2;未来粮食安全问题是困扰中国的一大问题,加上水稻的单产比小麦高很多,所以白酒即使未来不限制,也不会大力提倡;
黄酒的出路在何方,白酒炒作过去之后,作为白酒资本,他们肯定在寻找下一个目标,黄酒吗?
问题很多:
一、上市企业少,联动性高,主要的也就是2家+1加IPO的;
古越龙山600059+金凤酒业600616;
至于轻纺城600790原来的会稽山,被大股东掏空之后,重新拿来二次上市,现在基本上属于黄酒受益企业,持股数不变10200万股,比例从原来的40.8%降下来了34%;
然后就是正在申请IPO的会稽山,和一家只有一个子公司并且在亏损的广东明珠600382,珍珠红酒,作为黄酒的一个老字号;
其余就没有了,但是,上市企业少不代表行业内企业少;
二、行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战混乱;
小品牌林立,诸侯混战:
浙派黄酒以浙江绍兴黄酒、阿拉老酒为代表,徽派黄酒以青草湖黄酒、古南丰黄酒、海神黄酒等为代表。苏派黄酒以吴江市桃源黄酒(桃源镇有黄酒酒厂几十家)和张家港市沙洲优黄、江苏白蒲黄酒(水明楼黄酒)、无锡锡山黄酒为代表,海派黄酒以和酒、石库门为代表,北派黄酒以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闽派黄酒以福建龙岩沉缸酒、闽安老酒和福建老酒是南方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
三、上市的黄酒企业中,古龙是龙头,但是体制制约明显,大体制改革一直谈,一直没有迹象,不多做评论,小体制也很混乱,除了女儿红并购之后单独运作,其余的一个罐子装,内耗严重;
四、消费习惯问题,能不能走出苏沪浙,这是市场比较怀疑的地方,虽说是健康、文化等标榜自己,但是换不来业绩的时候,这种只能是专家自娱自乐,自我陶醉和意淫的功劳簿,其他的跟老百姓无关,跟消费群体无关,跟投资人也无关;
黄酒的目标消费群体定位非常模糊,没有找到自己的群体,也没有给大家一个合理的理由:
怕上火去喝王老吉,加多宝;
劲酒虽好,不要贪杯的人文关怀;
想减肥和碧水源减肥茶;
……
要喝黄酒的人在哪里?
喝黄酒的理由在哪里?
数风流人物,看古越龙山吗?
问题是北方市场中,谁晓得你谁是古越龙山啊!
古越龙山跟我有关系吗?
尴尬的境地,期待未来重生;
本人一直跟踪黄酒,一般的现在玻璃瓶装的白酒多有保质期,三五年不等;
这跟黄酒的成分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度数低,含糖高,除了那些干型黄酒含糖低于15g/l,一般含糖都很高,介于15-40的比较多,里面富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各种糖等;我买的黄酒中对着灯光还能看到不少沉淀物,呵呵,标签说明可以大胆饮用,这些沉淀物是蛋白质;
坛装的不打开可能会保存的久一点;可能没有这种保质期的问题,具体没有买过,不是很清楚,只是道听途说;
黄酒的口感确实不敢恭维,我买的多数是市场上通用的那种,半干型,我本身不喝酒,喝过一些茅台、五粮液、洋河、苏酒等,也喝过一些不怎么样的白酒,单就白酒而言,我父亲不怎么喜欢喝汾酒,说是有个焦味,劲酒喝着难受,黄酒喝着没感觉,而我试验喝几次黄酒,每次喝完我都是赶紧喝水或者吃饭,不品味,因为有种想呕吐的感觉,这一点跟喝韩国清酒一个感觉,我喝韩国清酒也有干呕的感觉,不知道是个人体质问题还是别的因素;
白酒没有保质期问题,这跟工艺也有关系,白酒度数高,经过了蒸馏环节,所以酿制白酒也是比较费粮食,出于战略考量,未来也不会大力提倡白酒酿制,从出酒率看,白酒是1:0.6,黄酒是1:2;未来粮食安全问题是困扰中国的一大问题,加上水稻的单产比小麦高很多,所以白酒即使未来不限制,也不会大力提倡;
黄酒的出路在何方,白酒炒作过去之后,作为白酒资本,他们肯定在寻找下一个目标,黄酒吗?
问题很多:
一、上市企业少,联动性高,主要的也就是2家+1加IPO的;
古越龙山600059+金凤酒业600616;
至于轻纺城600790原来的会稽山,被大股东掏空之后,重新拿来二次上市,现在基本上属于黄酒受益企业,持股数不变10200万股,比例从原来的40.8%降下来了34%;
然后就是正在申请IPO的会稽山,和一家只有一个子公司并且在亏损的广东明珠600382,珍珠红酒,作为黄酒的一个老字号;
其余就没有了,但是,上市企业少不代表行业内企业少;
二、行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战混乱;
小品牌林立,诸侯混战:
浙派黄酒以浙江绍兴黄酒、阿拉老酒为代表,徽派黄酒以青草湖黄酒、古南丰黄酒、海神黄酒等为代表。苏派黄酒以吴江市桃源黄酒(桃源镇有黄酒酒厂几十家)和张家港市沙洲优黄、江苏白蒲黄酒(水明楼黄酒)、无锡锡山黄酒为代表,海派黄酒以和酒、石库门为代表,北派黄酒以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闽派黄酒以福建龙岩沉缸酒、闽安老酒和福建老酒是南方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
三、上市的黄酒企业中,古龙是龙头,但是体制制约明显,大体制改革一直谈,一直没有迹象,不多做评论,小体制也很混乱,除了女儿红并购之后单独运作,其余的一个罐子装,内耗严重;
四、消费习惯问题,能不能走出苏沪浙,这是市场比较怀疑的地方,虽说是健康、文化等标榜自己,但是换不来业绩的时候,这种只能是专家自娱自乐,自我陶醉和意淫的功劳簿,其他的跟老百姓无关,跟消费群体无关,跟投资人也无关;
黄酒的目标消费群体定位非常模糊,没有找到自己的群体,也没有给大家一个合理的理由:
怕上火去喝王老吉,加多宝;
劲酒虽好,不要贪杯的人文关怀;
想减肥和碧水源减肥茶;
……
要喝黄酒的人在哪里?
喝黄酒的理由在哪里?
数风流人物,看古越龙山吗?
问题是北方市场中,谁晓得你谁是古越龙山啊!
古越龙山跟我有关系吗?
尴尬的境地,期待未来重生;
前一篇:果酒与保健酒一览
后一篇:投资人最大的对手——病重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