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话提醒成长股的增长率陷阱
(2012-09-12 12:43:51)
标签:
财经格雷厄姆价值投资财务成本管理费雪 |
分类: 理论研究与学习 |
成长股,高成长股,投资——尤其是价值投资中,对于个股的选择上,很多人把个股的成长因子的权重赋值很高,以至于但独立出来与早期的价值投资相区别,其实巴菲特也说过,价值投资其实如果不看重成长性那还叫什么价值投资,成长性也是考虑因素,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再则如果买入的投资品种没有价值难道是为了送红包才去投资的?所以价值投资在某种意义上是多余的废话,呵呵;
有的成长则不然,只能破坏价值,这种是减损价值型成长;
格雷厄姆追求的静态估值,他是一个财务专家,只是把财务的手段,理性移植到资本市场中去,使得原本资本市场中看似无序,涨跌浮沉的股价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读缺口,格雷厄姆是伟大的,他的很多原则成为价值投资的圭臬;
费雪和芒格,一脉相承,芒格有影响了巴菲特后期的进化:
从财务的束缚中走了出来,不在去捡“雪茄烟蒂”吸上最后一口,而是把眼光放眼未来,关注了稳健的成长,不仅仅从过去的财务中去解读,去评估,而是从过去的报表平滑预测很久的未来(按照巴老的逻辑,一般从今天看未来至少10年、20年也基本稳定),这样从过去的后视镜看到很久远的未来,这样股东权益的稳步积累加上时间复利的魔法,最后点石成金;
费雪、芒格和后期进化之后的巴菲特开始关注了动态的估值;
其实这也影响了后期的格雷厄姆,我手头上1951年经典版的证券分析单独留出一章(阿笨注:第七章《证券分析中的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安全边际的概念》,这一章值得细细思考,一字一句的解读,同时如果有一定的财务功底的最好建议好好该书,虽说枯燥,N多自诩为巴菲特的再传弟子或者格雷厄姆的弟子,估计证券分析看过的没几个),简要评析了费雪之后,价值派盛行的定性的调研与分析;
还是回到正题:
成长,有的成长是好的,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种是创造价值型成长;
区别在哪?
看回报率,看成长的结果;
企业生命周期看,有些成长是不错的,有些成长会害了企业;
我一般看:
ROE与成本比较;
(1)ROE>r,那么增长才是有益的增长,站在股东的角度上考虑,也是为股东创造了价值;
(2)ROE=r,那么增长不好不坏;
(3)ROE<r,那么这种增长,只能说是管理层为了权力无休止的扩张,而不是站在投资人的角度;
其实:
建议有志于做基础分析,走价值投资的朋友好好看看两本书,比较有用,虽说比较难CPA教材:
《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等;
会计是把2006年以来的新准则的条分缕析,按照考试的要求编制的教材,是不可多得的最权威的准则解读,有习题也有准则,书中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按照准则原话编成段落章节的;
尤其是《财务成本管理》,尤其重要,最全、最权威的分析,比乱看一百本都有用;
看了之后,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好好找几个实用性的基本分析个股的经典博文看看,自己慢慢摸索;
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呵呵,财务里面属于常识,投资里面就成了稀有动物了:
其实增长率,拉长窗口看,应该是g=ROE,才是比较可持续的;
至于那些动辄50%,100%的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
如果有几年可持续,就要注意了;
要么做出来的,通过关联交易或者塞进渠道;
要么就是P可以一定限度内提高,同时Q也不会减少这样的良性循环才可以;
也就是量价齐升才能保持,不然替代性考虑,无论是产品的替代性,还是价格与量之间的反向关系,都不支持这样的判断;
所以对高成长的保持一份合理质疑,不能失去理智;
这是必要的;
还是非常必要;
前一篇:开发区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