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投资是一种生活
投资是一种生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5,466
  • 关注人气:4,4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者如何看待公开信息

(2012-06-28 11:56:33)
标签:

科技

拉高

日中

宋体

消息

杂谈

分类: 理论研究与学习

一、 炒朦胧消息,是股市操盘主力惯用的手法之一

一般来说,当一只股票持续坚挺、跑赢大盘乃至逆势上扬时,往往会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利好消息:或业绩大增,或股权变动,或送配丰厚等。起初并不引人注目,人们虽察觉其股价有异动迹象,但弄不清缘由,只能做些猜测;当股价升到一定幅度时,有点门路的人开始得到了一点“内幕消息”,或真或假,似是而非,但绝非“空穴来风”,股价依然一路拉升,跟风盘在增加;当市场关于该股利好小道消息广为流传,连没有门路的中小散户都开始知道时,股价上涨大多已经接近尾声;待利好消息公布,主力通常把它作为出货良机,当日的开盘价被人为拉高,一般都会成为当天或一段时期内的最高价或次高价。

二、 主力炒作某一只股票,从消息的发布、建仓、洗盘、拉高以及出货方案等均有周密的计划,在实施这些计划时大多有上市公司以及舆论界的配合。

由于公开信息来源于正道,这样,使散户更加难以辨别真伪。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发布的消息与股价的波动进行总结和分析,趋利避害。

三、 公开信息与市场的状态有密切关系;

1、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并决定消息本身,而决定于接受消息时市场的状态。庄家吸货阶段,即使有实质性的利好也无法令股价大幅上涨,股价即使反弹也会被迅速打回原地,而当主力拉抬股价时,任何消息都能被拐弯抹角地解释为利好。其实,这并不是消息引起了股价的涨跌,而是股价涨跌之后,人们去寻找消息,去解释市场涨跌的原因。

2、市场性质决定了消息对股价走势的影响。

利空消息再多头市场中常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进货机会。由于多头市场人气鼎沸,强劲的购买欲一时很难平息,所以利空只能造成短线客的出逃观望,但不会造成大的下跌。同理在一个熊市的初期,任何利好都会构成出货机会。而在一个熊市的末端,成交量一缩再缩,技术上周、月“MACD”出现“底背离”,此时出现的利空消息通常会给投资者提供一个进货良机。因为在一个连续下跌的过程中投资者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庄家就会利用散户的恐慌心理,借用消息打压指数。

因此,投资者必须认识到:趋势对消息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趋势会改变消息对市场的作用力。

四、上市公司因公布消息而停牌,应仔细研判其复牌后的走势。

1、停牌股票的补涨和补跌特点。

在大盘上涨时停牌的股票可能在开盘后出现补涨,同理,在大盘下跌时停牌的股票可能在开盘后出现补跌。

2、含权的时间差技术。

当大盘处于弱势时,一些股票在配股登记日时的股价可能会接近或跌破配股价,激进型的投资者此时可以适当吸纳这些品种,以达到含权的目的。在随后的10个配股交款日中,如果股价回升到远高于配股价时则及时获利了结。当股价跌破配股价时,配股会失败,配股承销商很可能成为重仓套牢庄家,此时可以在股价远低于配股价时吸纳,可谓短线机会较大,而且容易把握结构动向。

3 异动的时间差技术。

如果某一股票因上市公司发布一些对经营没有实质性影响的消息,复牌后导致股价急速下跌,但没有影响中期上涨趋势,那么投资者可适时逢低吸纳。

五、利用公开信息要坚持一下几条原则;

1、再可靠的消息也需要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进行重新审视,不能轻易把资金寄托在没有把握的消息上。

2、对于消息的利用。可以根据效能原理投入实战,比如说有实质性内容,信息含金量高的,特别有把握的可以重仓出击,反之根据情况按照技术指标运作。

3、对于符合自己操作原则的消息可以加大运作力度。反之要减少力度,或不参与。

4、利用消息的最好方法是把它与盘面情况对比,看盘面走势是否支持这个消息的存在。对于真正的炒股高手来说,根本不需要整天去打听消息,一切都已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盘面上清楚的反应出来。因为某个消息到底能给盘面造成多大的影响不决定与其自身的影响,而决定于盘面当时的处境。比如好消息一出不升反跌,应看成利空,以暂时退出为佳;坏消息一出不跌反升,应看成利好,可继续持仓观望。

5、在股市中消息常常会被主力作为操纵市场的工具。投资者应对消息去伪存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宜盲目追涨杀跌。

6、一般来说一个消息公布的时间越迟,对市场的影响越小;同一类消息在市场出现的次数越多,对市场影响越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