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苏、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两省一市各自在其“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市)的规划。从海洋经济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的战略目标,势必将会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向更宏伟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三个国家战略规划将催生出一大批受益产业,将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如何充分利用各自独特的优势,发挥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建设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渔业等为重点的海洋产业发展基地,如何引领海洋经济有长足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研究的课题。
自国务院于2011年3月正式发文将浙江确立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来,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海洋的政策。今年7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准设立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中央到地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导向十分明显,浙江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先行区,而舟山又将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开发试验区。这对于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确立浙江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定位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现代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业作为海洋经济中的传统资源类产业,在发展海洋经济,地区经济转型之际,将会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浙江省大部分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依然维持过去的传统模式经营,往往出现“小、散、乱”的局面,发展规模不大,提升不了自己的竞争力。如何抓住海洋经济的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养殖水平,促进浙江省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产业化进程,是目前首要研究的课题。
海洋资源是发展海洋渔业的关键。浙江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禀赋的渔业资源以及突出的产业基础,所谓“靠山吃山,考靠水吃水”,浙江省内的海洋渔业在海洋经济政策庇护下,将彰显出独特的优势。浙江省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约6696公里,近海渔场面积约22.27万平方公里,近岸浅海养殖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省内各市如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沿海城市,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域内盛产百余种鱼、虾、蟹、贝、藻类等海水产品,舟山大黄鱼、三门青蟹、宁波小黄鱼、象山梭子蟹、宁海蛏子等海产品在国内外远近驰名。
据统计,近3年来,浙江省海洋渔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未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方向为指引,以浙江省丰富的渔业资源为基础,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强省为目标,中央到地方大力支持海洋经济的政策支撑,浙江省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产业的前景一片光明。随着新海洋制度的实施以及受到海洋环境污染、过量捕捞等因素的影响,海洋捕捞数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整个海洋渔业的发展重心自然将放在海水养殖产业上,以上市公司的标准衡量企业的各方面的经营发展状况,逐步建立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的企业经营模式,在海洋经济中独占鳌头。
每年浙江省都有几十家企业在我国A股市场上市,截至2010年12月31日,浙江省在境内上市的公司数量居于全国第三位,共有境内上市公司186家,在中小板上市91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创业板上市有16家。但是,目前,浙江省内并没有一家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出现在我国A股市场,这不失为一种遗憾,亦实为让人不解。在长三角地区中,也仅有上海地区内的一家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上市公司,即上海开创国际海洋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海洋渔业、海水殖行业已呈现“春暖”望“花开”的势头。在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海洋经济的政策护航下,浙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将迎来浙江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的辉煌上市之路,翻开海洋经济崭新的画卷。
二、目前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业已在A股市场上市企业之介绍(附图表)
股票名
|
上市
时间
|
发行
前股
本
|
发行股本数
|
发行价
|
首日开盘价
|
发行后总股本
|
发行总市值
|
募集资金净额
|
现股价
|
现总股本
|
总市值
|
开创国际(600097)
|
1997-6-19
|
8044.9万股
|
3500万股
|
6.61元/股
|
15.38元
|
11544.00万元
|
23135.00万元
|
22155.00万元
|
14.45元
|
20259.79万股
|
292753.94万元
|
中水渔业(000798)
|
1998-2-12
|
18900万股
|
6300万股
|
7.24元/股
|
14.24元/股
|
25200.00万股
|
45612.00万元
|
44317.00万元
|
10.87元
|
31945.50万股
|
347247.59万元
|
好当家(600467)
|
2004-4-5
|
15000.00万股
|
6000万股
|
7.00元/股
|
11.88元/股
|
18000.00万股
|
42000.00万元
|
40360.00万元
|
11.88元
|
63360.00万股
|
752716.8万元
|
獐子岛(002069)
|
2006-9-28
|
8480.00万股
|
2830万股
|
25.0元/股
|
60.89元/股
|
11310.00万股
|
7075000万元
|
67332.19万元
|
25.50元
|
71111.22万股
|
1813336.10万元
|
东方海洋(002086)
|
2006-11-28
|
5180.00万股
|
3450万股
|
7.49元/股
|
13.10元/股
|
8630.00万股
|
25840.00万元
|
24432.13万元
|
15.50元
|
24385.00万股
|
377967.50万元
|
国产水联(300094)
|
2010-7-8
|
24000.00万股
|
8000万肌
|
14.38元/股
|
14.50元/股
|
32000.00万股
|
115040.00万元
|
108307.85万元
|
9.37元
|
35200.00万股
|
329824.00万元
|
壹桥苗业(002447)
|
2010-7-13
|
5340.00万股
|
1360万股
|
28.98元/股
|
38.01元/股
|
6700.00万股
|
49266.00万元
|
46180.70万元
|
34.54元
|
13400.00万股
|
462836.00万元
|
注:现股价统计截至:2011年7月8日收盘。
上述表格中的公司是目前已在A股市场上市的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业企业。七家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都分布在海洋经济区区域内。其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家,分别为600647的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当家”)和002086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以下简称“东方海洋”);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2家,分别为002069的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和002447的大连壹桥海洋苗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桥苗业);渤海西部海洋经济区1家,000798的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水渔业);南海北部海洋经济区1家,是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00094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水产);长江口及浙江沿岸海洋经济区1家,1997年上市,2008年通过股权置换方式引入上海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远洋捕捞成为公司主营业务的600097上海开创国际海洋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创国际”)。可见,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能够为企业上市提供优越的外部条件。
从上述表格中明显可以看出,上市能够为企业募集大笔资金,上市后,通过分红扩股的方式,扩大股本,进行再融资,将企业的资金将越滚越大,从而进一步增加企业的资产总值。同时上市之后也成就了一批“亿万富翁”,增加了企业股东、发起人的财富,增加企业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但是,企业同时承受着“煎烤”和约束,企业运作经验中的每一个细节须在“放大镜”下接受证券监管部门和公众、机构投资者的“审核”,企业、公司将承受更大的压力,肩负起更重的社会责任。
三、浙江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的上市法律探索
目前已经成功上市的七家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中并未出现一家浙江地区内的海洋渔业企业,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与公司上市的标准、要求对照,浙江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与上市的距离是否相差一大截距离?通过研究分析上述七家企业上市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结合企业上市必须符合的《公司法》、《证券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的规定,以及证监会在审核企业上市过程中重点审核的几个方面来化解浙江省海洋渔业、水养殖企业上市姗姗来迟的困境,帮助企业走上成功上市之路,绝不能错失海洋经济给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良机。
第一,历史沿革问题
历史沿革问题中较为复杂的就是改制问题,也是证监会在审核企业上市过程十分关注的问题。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必须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在企业上市之前若公司的组织形式并非股份公司,则须进行改制,即把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每个企业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选择的改制模式也不相同。
从实践中企业上市的经验以及上述七家海洋渔业、海产品养殖企业的改制、重组的模式看,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整体变更模式,即通过将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相关的全部资产、负债及人员全部进入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的全部业务由股份公司承继。国联水产就是典型的整体变更模式。由国联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国联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且股份公司继承有限责任公司的全部业务,经营相关的全部资产,负债及人员全部进入股份公司,改制设立时不发生资产、负债、人员重组事项。
第二类是派生分立模式,即通过对企业非经营性业务及其资产进行剥离,原公司中非经营性业务及资产全部剥离至派生分立后新设公司,经营性业务及资产全部留在原企业的存续公司。分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主营业务。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之前,采用便是此种改制模式。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中非经营性业务及资产全部剥离至派生分立后新设的大连獐子岛海达公用设施服务有限公司,经营性业务及资产全部留在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存续公司)并承接原公司从事的养殖、加工、运输等经营性业务。分立改制过程中,始终遵循“资产跟着业务走,负债跟着业务、资产走”的配比性和公允性原则,从而确保生产经营的独立性和资产的完整性。同样,山东好当家在2000年也进行了分立。由于分立前发行人的主营业务不突出,阻碍了公司主营业务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因此,为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优势产业,采取派生分立的方式将公司分立为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存续公司)和荣成邱家水产有限公司(新设公司)。分立后,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主营业务集中于海水养殖和食品加工业,拥有及承担与海产品养殖和食品加工有关的资产、业务及与该等资产和业务有关的负债。荣成邱家水产有限公司拥有及承担除留存资产及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业务及与该等资产和业务。
第三类是收购置换模式,此种模式典型的就是浙江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其全部资产及负债与上海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100%股权相置换,从而上海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持有华立科技43.02%的股份,成为华立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华立科技的主营业务也因此发生了改变,成为一家主营远洋捕捞业务的上市公司。
在七家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中獐子岛的改制模式很独特,过程也很复杂。从最初设立集体所有制企业大连獐子岛渔业总公司,到的设立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过程,引入了政府以及三个村民委员会的资产,然后再以政府和各村民委员会名义出资各自成立经济发展中心,管理各自的集体资产,从而,各经济发展中心成为了有限公司的出资人。然后,再派生分立的模式将有限公司中非营业性资产剥离出去,将存续公司整体变更为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实,獐子岛的历史沿革,完全是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实现政企之间逐步分离,产权逐渐清晰的步伐演变过来。由于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业是海洋经济中的传统产业,浙江省很多企业都是从乡镇企业、集体组织等形式的经营模式发展起来,有一定的历史轨迹,因此,浙江的此类企业可以借鉴獐子岛的模式进行改造。“獐子岛模式”已经成为海洋渔业经济模式的典范。无论是历史沿革还是经营管理模式,都值得浙江企业的借鉴与研究,探索一条符合浙江特色的现代渔业发展之路。
无论采取哪种模式进行股改,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推动企业能够顺利上市,因此,在改制的过程中,需要形成清晰的股权,合理配置企业的资源,区分企业经营性财产和非经营性财产,突出企业的主营业务,规范企业运营,特别要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在设计改制方案时需要特别重视,使得改制后企业能够顺利成功上市。
第二,股权结构问题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的规定,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目前,信托持股、工会持股、职工持股、委托持股等情况属于股东的四种瑕疵,是不被允许的。实践中,如果在发行前企业有内部职工持股或者工会持股,通常会采用转让职工股的方式进行清理,同时股权转让过程中,价款是否支付完毕、是否进行了股权转让的备案登记,以确保不存在股份权属纠纷。
山东好当家在设立过程中存在内部持股持股、工会持股的情况。其在最初股份制改革时,内部职工持股比例达到总股本的16%,符合当时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标准备忘录第11号》规定的内部职工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0%的规定。后,公司派生分立后,职工持股会的股份转到了分立后的新设公司荣成邱家水产有限公司,与发行人没有关系。同时,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报送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及内部职工股有关确认情况的函》同意对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及内部职工股批准、发行、托管、清理等有关情况予以确认,从而解决了股权结构的问题。
第三,独立性问题
企业的独立性和持续盈利能力是证监会审核的重点问题,独立性包括财务独立、人员独立、机构独立、业务独立、资产独立。业务独立和资产独立两个方面尤为重要。
业务独立便要涉及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问题。拟发行人的业务应当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得有同业竞争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一般会通过改变经营范围、业务重组、股权收购的方式,变更下属公司或者控股股东本身的经营范围,或者将其相同或者相似业务分离转让给无关联的第三方,使得控股股东与企业之间的经营不存在竞争关系。比如国联水产设立后,控股股东湛江市国通水产有限公司对国通水产的主营业务进行更改,不再从事水产贸易,以避免同业竞争。同时,为规范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完善公司内部架构,国联水产有限公司逐步收购关联方所持国联饲料、国联种苗、骏美水产三家子公司部分股权。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了避免同业竞争,向好当家集团转让了公司持有的其下属子公司荣成荣茂水产开发有限公司70%的股权,同时收购了好当家集团持有的荣东公司55%的股权。此外,拟发行人与控股股东也会作出避免同业竞争的声明、承诺和保证的方式来保证避免同业竞争。
关联交易可以存在,但应当逐年减少,关联交易在主营业务中的比例不能过大。并且,在每笔关联交易中,交易的价格必须公允,决策程序正当。
资产独立的问题,在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中主要涉及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确保无形资产的权属完整。同时,以无形资产作价出资的,必须经过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企业需要保证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即拥有完整的生产、经营、销售等配套设施体系,对经营相关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以及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资产均合法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具有独立的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体结构体系。
第四,持续盈利能力问题与财务问题
独立性与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始终联系在一起,丧失独立性的赢利,其持续赢利能力必然是欠缺的。也将影响企业持续赢利能力的判断。由于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自身的特殊性,掌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对企业持续赢利能力和独立性独立性和持续赢利能力的把握有重要的意义。
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的海产品有时候会单一出口到某一国,因此,应当考虑是否会对某一或者某一类、某一国的客户产生特别的依赖,出口国一旦出现任何的政策、价格、质量检验等波动,那么将会给发行人带来严重的损害和风险,影响公司赢利能力的独立性;同时,在产品出口过程中,对于汇率波动对竞争力的影响也要充分考虑,尽量避免出现对某一、某类、某一国客户的依赖,从而影响公司业务的独立性和赢利能力。
养殖业有一个特殊性,水生动物疫病的发生机率会很高,并且,一旦遇到海水污染、疫病等灾害,养殖品种疾病的爆发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应当做好充分的防范工作,及时预防、监测、治理,导致病情发生并大范围的扩散、传播,具有预见并能应付赤潮、台风等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企业所处的海洋环境和海水条件进行实地考擦论证,谨慎选择适宜养殖的海产品,做好风险预测和防范工作。
海洋经济下,海洋渔业、水产养殖企业属于农业范畴,按照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发展海洋经济以及舟山群岛新区设立后将会有一系列政策的优惠和扶持。浙江省国税局近日已经出台《关于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了19条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形,因此,企业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后所反映出的财务数据未必是企业最真实的赢利状况,不能出现过分依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现象,否则将影响企业赢利能力的判断。
企业上市,是一个让强者更强的过程,“强”的标准是什么?从经营角度看,“强”,往往是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数据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对企业上市的财务指标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只是企业上市的最低门槛。从已上市的七家企业的财务状态看,近三年利润业绩都呈现出连续上涨的趋势,并且增幅比例很高。比如,獐子岛2003年的净润35,438,650.40元,200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已经是2003年全年的2.2倍,达到了81,158,900.51元。
养殖企业赢利的关键就是生产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已上市的七家企业中,各企业所拥有的生产技术有一半以均已达到国际先进、国际领先、国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各企业纷纷与高校、科研机构形成长期合作共同研发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培育出更多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优良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技术上的优势使得企业研发生产的海产品结构良好,形成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在品质、销量、市场占有率、技术品牌商均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减少主营业务在国内同行中所面临的同业竞争压力。
浙江省集聚众多海洋科技资源,海洋科技研究已经初具规模。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科研力量以及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舟山海洋科技研发中心、中科院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舟山海洋中心等一大批科研平台,为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创造了科技研发的良好平台和环境,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培育育产学研一体的模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科研能力。
【结语】
从近几年浙江省整个海洋渔业、海水养殖行业的产量、产值、增长速度以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国家战略目标、浙江省及省内各市各地区“十二五”规划中对于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业产值、产量的规划目标看,浙江省海洋渔业具有很强的发展空间。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也明确了要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公司的态度,因此,企业应当以上市的标准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和风险范防,为上市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今天,全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大环境下,浙江省海洋渔业、海水产养殖业已经“春暖”。借着海洋经济的东风,充分利用浙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浙江众多高校、科研研究机构技术创新力量的支持,抓住海洋经济的契机,顺势起航,总结、借鉴成功上市海洋渔业企业的经验,探索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浙江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上市之路,以上市的各项要求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标准,规范经营和公司治理,建立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的经营模式,开启浙江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的成功上市路。
我们期待浙江省第一家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企业的上市公司诞生。
渔业经济总产出(亿元)
|
浙江省
|
宁波
|
舟山
|
台州
|
2008年
|
1239.5
|
211.93
|
257.57
|
258.92
|
2009年
|
1235.2
|
218.83
|
259.24
|
268.58
|
2010年
|
不详
|
225.91
|
281.98
|
29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