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一句上市公司如何通过资本魔方来玩的

(2012-05-02 16:23:15)
标签:

财经

东南亚

掏空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亏损

开发项目

杂谈

分类: 理论研究与学习
上市公司无论是家族是背景的企业,还是分散持股的,大股东为何有冲动掏空上市公司呢?
呵呵,学术上一直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郎咸平教授在此方面建树颇丰,有兴趣的自己下点英文论文看看,郎教授的大作,关于东南亚、欧洲等国的研究,有理有据,不作详述;
首先看看一个问题——如何通过一元钱控制100元(这个跟下面的探讨没关系);
如果我是A企业的大股东(因为现在股权分散,一般不需要控股很多就可以入住董事会,任董事长,有的甚至不足10%)
这样如果公司拿出来50元,大股东个人控股的子孙公司中或者某些人拿出来49元,我个人拿出来1元钱,组成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原则上,直接或间接控股达到99%,1%的少数股东权利,这样作为董事会负责人拥有(50+1)%的话语权,这就是控制了企业的控制权,我虽说只有1%(这是极端例子);
1%属于少数股东权益,报表中经常会看到这一栏,我很讨厌这个数据,一般是上市公司的藏污纳垢之地,谁知道上市公司有多少关联交易图例这些寄生虫;
其次,我们探讨一下,大股东为啥有掏空上市公司的动力,根子上存在不想把上市公司做好,反而做坏更有利可图,一般大股东作为母公司的公司股权结构很复杂,通过金字塔似的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搞得很复杂;
注意,好戏来了,好戏就在于大股东假定持股50%(远远低于次数),但是这时候的控制权意味着100%,大事小事说了算哦;
然后就好玩了,我可以干啥事,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比如最常见的,上市公司开发项目或者控股股东的子孙公司的垃圾项目,就拿项目来说吧啊:
比如拿股民的钱开发项目,拿出1个亿来开发,其实项目值2个亿甚至更多,到时候转给股东下属的企业比如拿1.3个亿,这还算有点良心的,然后就说盈利3000万,呵呵,其实人家是借鸡生蛋;
如果是垃圾呢,人家就可以空手套白狼了,比如一个垃圾项目本身不值一毛钱,然后卖给上市公司,比如上市公司亏损100元,其实对公司来说亏损50,对我个人来说,我只是控制这家公司(即使按照50%而不是20%附近),这时候我也有公司50%的股份,上市公司亏损100,我通过控股权50%,只亏损50(多数远低于这个数),而转让的垃圾项目收益是100,这样大股东貌似跟股民同甘共苦,一起亏,实质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转手赚了100,这样整体收益就是-50+100=50,如果是控股20%呢,那就80了吧,其他股民的钱被乾坤大挪移了吧;
这种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注定了大股东的掏空上市公司的冲动;
这才是一个层级,如果控股权达到4-5个呢,中间再穿插交叉持股,如果用金字塔中最低层的,他那时候也可以有100%的控制权,但是现金流权(或利益损失份额),已经降到极低,几乎可以忽略,这些往往是这些狼崽子们玩的资本幻方;万变不离其中;
黄光裕玩的是借壳之前达到超过法定限额的控股,然后借壳之后,”被动“套现;
黄光裕的国美电器其实公司本身不怎么赚钱,这种通过剥削供应商,通过非主营的费用收入、租金收入不是长久之道;
黄光裕的秘诀就是通过实体玩金字塔,控制N多,做地主,手租金,然后蛋糕不停的滚动,给市场一个预期,然后通过二级市场套现获利,……
呵呵,看吧,资本是原理上是这么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