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心系列(一)
(2012-03-20 08:30:49)
标签:
巴菲特中国宋体山中问答gb2312杂谈 |
分类: 理论研究与学习 |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生活三箴言:谦虚、勤奋、思考;
人生三件宝:读书、投资、思考。
市场躁动恰如“风”动、“幡”动,它不应打乱全盘投资规划,“心动”,才是拿不住的真正原因。所以,等待是一种征服,静守是一种境界,惟有“心静”,才能于风浪间巍然不动,闲庭信步;以静制动,方能看准良机,动静结合,出奇制胜,得道入禅境。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成功投资的方法殊途同归,关键在于是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否则在错误的路上再怎么全力奔跑也没用,只会“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结局自不待言。投资者的成熟在于找到“自我”,
在于投资者是否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关于资本市场认识的理论体系
巴菲特学习格雷厄姆,学习费雪,但是巴菲特既不是格雷厄姆也不是费雪,巴菲特就是巴菲特。学习大师傅,学习二师傅和三师傅,但是不是最终的目的。因为他们的体系适合他们,我也不会是另一个大师傅、二师傅和三师傅,呵呵,我就是我,阿笨就是阿笨。学习师傅不是活在师傅们的背后的阴影里走不出来(这也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学习就是为了成长,为了超越(虽说很难,但是这也是一种向前的动力,呵呵,不是争强好胜,只是为了向前,向前,再向前!这是投资人的天职)。感谢我的师傅们得大公无私!
(开放的思想体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没有那个人会因为汲取别人的有点儿颓废,也没有哪一个民族会因为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点而衰亡。因此,开放系统更趋于稳定,开放社会更趋于文明,开放的思想体系更趋于成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千万不要说读了几本巴菲特的书,和巴菲特吃顿午餐,就成了“中国的巴菲特”;看了“金融炼金术”就成了“中国的索罗斯”;所以,向师傅学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成为第二个师傅,一个人在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就是成为另一个人。但是,无论如何都是需要向智者们学习智慧,尤其是师傅的智慧。无论你怎么投资,结局只有一个——成为你自己。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传奇。若是大家都一样,这个世界岂不是很乏味,很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