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笨按:有人把反射理论翻译成反身理论,反正名字不一,意思一样;大意是说人作为认知体系的一部分,认知会影响世界,世界反过来又会影响认知,总之作为认知的一部分很难做到真正客观的认识存在的世界,有点像物理学上的测不准原理!
反射理论是索罗斯提出的。我觉得没有比它更好的解释市场波动性的理论。有人总结,在投资方面人类常见的情绪有16
种,比如代表性效应:认为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错误共识效应:高估与我们所见略同者的人数;选择性认知:只愿意聆听有利于我们判断的意见,对不同的意见置之不理。人类的这些情绪会影响股票市场的表现,索罗斯据此提出了反射理论。
反射理论的核心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会互相影响。投资者根据掌握的资讯预期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事实上也反过来影响市场走势,甚至改变市场原本可能的走势,一个大的趋势一旦形成后,二者会互相加强,互相巩固,直至“无可动摇”,索罗斯称之为“加速期”,当认知和真实差距很大时,形势就会失去控制,直至逆转。
这个理论,有点抽象,但很有意义,操作性也很强。他根据这个理论有过多次成功的操作,当然也有失败的。他的做法是,冷静地研判市场会否出现一个大的趋势,先做一个假设,然后不断根据市场本身及投资者情绪的变化,看这个假设的趋势是否能够确立,从而进行布局。这个理论里面,有一个“加速期”,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概念,可以据此研判市场是否在顶部或底部。我总结它有几个特征:
1.市场形成高度的共识,包括分析师、基金等形成高度共识。
2.在顶部时,总有些举足轻重的公司进行大规模融资,市场解读为利好,还要上涨。我最有印象是07 年8 月的时候,万科以31
元,一个很高的价格,配股融资大概约100 亿元,消息传出之初,万科的价格从20 多,一口气涨到36块钱去了。真正实施时,股价直奔41
元,市场把它解读为重大利好。之后,万科走势一落千丈,最低跌到三块多(除权后)。
3.在底部时,一些举足轻重的企业回购股票,市场不理不睬,还要下跌。我们看到04-05
年的时候,这种情况很普遍,一些非常优秀的公司大量回购股票,但市场置若罔闻。因为很多时候,公司比任何人都要了解他自己的实际情况,高位时,它觉得可能高估了,会考虑以增发的方式,拿到更多的钱,在低位时,它觉得,价格太低估了,这么好的价格,我为什么不买进它注销呢?
4.在一个很短时间里,股指或者一些非常重要的公司,会出现突然间加速上升或加速下跌的情形,这要高度警惕,形势可能要逆转了。黎明前的黑暗,会特别的黑,登顶之时,有人会发疯。
旁观者
基于反射理论,索罗斯认为,一般人很难判断股票市场的走势,为什么呢?因为你本身就是市场,你已经和这个市场融为一体,互相影响,你的判断影响股市的走势,股市的走势反过来又影响你的预期。那我们怎么能够走出这个误区,研判市场大势呢?我想应该做个“旁观者”,和这个市场若即若离,才能“旁观者清”。如果和这个市场离得很远,就很难发现本质、发现主要矛盾;走得太近,各种锁碎消息充斥市场,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干扰我们对主要矛盾的判断。我们要做一个
bystander,以旁观者的心态看待市场,我们要离这个市场既远又近,始终把握主要矛盾,客观认识这个市场。如何做一个“Bystander”,这是一个重要课题,对我而言,始终这样要求自己。这是成功投资的关键所在。但是,非常难。(整理演讲稿时,我想补充一点,就是“一个意见都不能提”。我多年前做投资总监,年少轻狂,无知者无畏,经常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指手划脚,实际上公司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从来就没有因为你的意见发生过什么改变。就如一个人是很难被改变的,一个公司亦然。企业经常环境非常复杂,不在第一线的管理层,根本很难根据形势改变提出对策。我们提出的意见,99%不是废话就是错误的,1%也许有点真知灼见,但是,如果是一个好公司,它自然会意识到,对一个坏公司,再怎么提,也没有用。如果我提出意见,我就会想,公司如果按我的意见这么去做,经营方面就会如何如何。这往往是一厢情意的,而且会严重影响对这个企业的客观判断。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观察,持续观察!这是做一个“旁观者”的重要一部分。)
上海的朋友请加QQ419763965或群165723666,中信证券办理开户转户后进群加好友交流,佣金低廉,绝对的客户包干到个人;执业证号:10101110800094,基金证号:2010121101082305.非诚勿扰,联系人夏先生1391768418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