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后市看多的逻辑(真看不懂)——聊佐一笑
(2011-06-24 01:40:33)
标签:
财经中国起步价风险股市杂谈 |
分类: 专注技术篇 |
1.风险不匹配。如果考虑人民币计价资产的风险等级的话,楼市中蕴含的风险是最大的,而股市的风险次之,债务风险更次之。但是风险之间应该存在一种匹配关系,如果楼市风险过高,而股市风险过低,就产生了一种“背离”,也就产生了交易机会。
2.股市风险并不等同于人民币现金风险,人民币债物风险才等同于人民币币值风险。当人民币债务风险上升,而股票风险下降,这两种资产之间也产生了背离。最简单的例子,当希腊债务危机出来以后,欧元面临币值修正的危机,反而激发了欧洲股市的上涨。
3.股市的背后是一家家实体企业,企业的特性是有组织的生产和获利。当人民币币值被高估,很明显,现在的股市资产价格被低估了。
4.股市的活跃可以加快货币乘数效应,从而不利于控制通货膨胀,这也是中国不断扩充股市IPO规模的原因之一。但是,中国政府的态度并不是控制通货膨胀,而是希望“有限度的通货膨胀”,所以当经济出现停滞,股市的通胀加速器的功能可能会被启用。
举个例子:
上海的出租车起步价是12元(3公里以内),以后2.4元/公里;超10公里后3.6元/公里。我们可以把起步价看作是人民币现金(债务)资产,“2.4元/公里”看做股票资产,“超10公里后3.6元/公里”看做楼市资产。那么
1.上调起步价后,而不上调10公里以内的单价2.4元/公里,比如起步价上调到14元,那么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10公里以内的乘车,而减少3公里以内的乘车。
2.上调起步价后,同时保持超10公里后3.6元/公里的价格不变,因为3公里之内的乘客将减少需求,这无法改变出租车公司及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水平,也必然倒逼上调10公里内2.4元/公里的价格。
最近上海正在召开上调出租车价格的听证会,俺估计上调起步价的同时,上调10公里以内单价的可能性很大。试图说明的一个道理就是风险要匹配,不匹配的风险也会得到市场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