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PI向CPI的传导机制

(2011-06-11 14:06:58)
标签:

中美

能源产品

能源价格

消费品生产

工业品价格

杂谈

    PPI向CPI的传导机制

    PPI向CPI的传导路径主要有三:

    一是食品价格的传导路径。当能源、工业品价格上涨时,可能导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进而推高农产品价格;之后一部分农产品直接进入消费领域,另一部分经过工业加工,然后进入消费领域,并推高CPI。

    二是能源价格的传导。首先,对于消费类能源产品,存在着“原始能源—能源中间品—能源成品—能源消费品”的传导途径;其次,能源产品可能增加其他工业加工品的成本,并推高相应消费品的价格;最后,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加大商品的流通成本,并推高所有消费品的价格。

    三是其他消费品价格的传导,主要包括衣着、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等。这些产品都需要经过工业加工,其传导途径较为明确,即“原材料—生产资料—消费品生产—其他消费品”。

    通过中美的历史数据对价格的传导做了经验分析,发现这些传导路径并不总是有效。价格能否顺畅传导,取决于各个环节的供求状况、企业的竞争格局、价格的转嫁能力、政府的管制等。例如,1999~2000年,企业利润率低,成本消化能力极差,因而PPI向非食品价格顺利传导。而在2003~2004年,这种传导就没有出现。

    只讲机制,暂时不对现状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