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汇占款(Funds
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是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人大量的资金增加了货币的需求量,形成了外汇占款。
银行购买外汇形成本币投放,所购买的外汇资产构成银行的外汇储备。
由于银行结售汇制由银行柜台结售汇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两层市场体系组成,两个市场上外汇供求都存在管制刚性。因而外汇占款也就相应具有两种含义:
一是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
二是统一考虑银行柜台市场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投放。
其中前一种外汇占款属于央行购汇行为,反映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
后一种外汇占款属于整个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购汇行为,反映在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
与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相对应,在严格的银行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形成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而整个银行体系收购外汇资产形成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变化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表中储备资产下的外汇一项。我们日常所说的外汇储备是全社会的外汇储备。
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对国内的人民币货币、资金各有不同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1、中央银行购汇→形成央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投放基础货币;
2、整个银行体系购汇→形成全社会外汇储备→形成社会资金投放。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宏观调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IMF货币结构调整的基本公式,货币供应量M=PSBR—GP+LP+NF,其中,PSBR代表公共部门的借款需求即财政赤字的融通,GP为向非银行的公众借款,LP为商业银行对公众的贷款,NF为国外净资产,也就是说,货币供给有两部分来源,一是国内银行体系总信贷(PSBR—GP+LP),二是国外净资产的改变(NF),国外净资产是导致基础货币变化的重要因素。
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使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收购的,收购外汇所产生的基础货币称为外汇占款。国内也有人认为外汇占款是指国外净资产改变而产生的货币供给,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该定义不十分准确。
中国外汇占款的不断增长主要缘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近年来我国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企业不断地将外汇出售给商业银行以换取人民币,商业银行又不得不将大量外汇出售给央行以换取人民币,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热钱的流入。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国际热钱持续流入我国的资本市场(如股市、汇市),为保持汇率稳定,国家必须购买交易市场上溢出的外汇,在外汇管理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近年来中央银行为收购热钱已付出上万亿元的人民币资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