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笨按:下表是5月27号人民币汇率兑换情形!

2010年11月,中国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了2年期人民币国债,年利率1.6。
解析:2年期的国债利率是1.6,而当时国内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已经高于该利率,所以其寓意明显是:“人民币的升值幅度预期会大于二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那么升值幅度会达到多少呢?我们知道,现在人民币2年期定存利率已经上升到3.55。考虑到国债利率往往要高于定存利率1个点。那么如果人民币不升值的情况下,现在购买的香港2年期人民币国债已经损失了3.55+1-1.6=2.95个百分点。
另外,还要计算通货膨胀对于存款人利益的损害,比如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在未来2年中平均为4.05(估算),这样2.95+4.05=7,也就是人民币平均每年升值7个点才能保证人民币发行国债是合理价格。还要考虑到机会成本2-3个点(因为买了人民币国债而放弃的潜在投资收益),也就是只有人民币年升值幅度必须达到8%-10%,才会形成对于人民币投资的需求。这无疑是央行对于海外投资者作出的“人民币升值保证”,如无法完成,则意味着人民币无法完成国际化道路。
这里还隐藏着央行的一个企图:“利用汇率的上涨调节利率的上涨压力,通过人民币升值消化中国资产价格泡沫”。8-10个点的年升值幅度,在理论上可以视为复合条件下的2年期国债收益率。即,假定人民币汇率不升值,而国债收益率大幅度增加;和人民币升值,而国债收益率小幅度增加,对于投资者的收益都是一样的。
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如果飙升至10个点的话,中国楼市就会破灭了,中国资本市场也必定是哀鸿遍野。而调整汇率的内涵则是:“抑制外需保内需”,中国长期依靠外向型的经济开始转型了。对于出口企业则意味着,要么产业结构升级,要么调高售价,要么关门走人。当然如何搞内需,那是另外一个话题。所以,在这样的角度来看,人民币继续升值几乎无可避免。
天苍苍兮风萧瑟
地惶惶兮影孤独
人民币兮船出海
吾与君兮何茫然
人民币真的走了,而且义无反顾的向前。我无法轻轻地挥手,因为谁知道它是不是航行在泡沫之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