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2015-04-07 23:40:14)
标签:
佛学 |
《找次品》的教学设计
五(4)班
第一课时
一
数学广角,教材第111页的例1及113页的1题。
二
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
投影,天平。
五
(一)导入
1 .出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学生介绍自己对天平的了解,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天平大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质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 … 轻的一端就会… … ,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
2 .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 1 )出示钙片,提出问题:这里有2瓶钙片,其是有一瓶少了3 片,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 2 )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全班汇报。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秤来称)、用天平称(老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留出思考空间。)
3 .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 1 )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2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 2 )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交流方法:一个一个讲,声音不要太大,能让对方听到就可以了,也可以边讲边演示,让对方可以更清楚… …
( 3 )全班汇报。一个一个地称出重量(利用硅码);利用推理(老师手托实物模拟天平帮助演示,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说的是“如果”,那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老师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祛码称出每瓶的质量再进行比较。还可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
4 .揭示课题。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 … ),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天平)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
(二)
1 .出示例1 :这里有3 瓶钙片,其中1 瓶少了3 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2 .让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 1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现在有3 瓶钙片,其中有1 瓶比较少,怎样利用天平把这瓶钙片找出来呢?我们可以拿出3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 2 )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 3 )全班汇报。较复杂的方法老师帮助板书示意图。老师在引导语中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怎么找?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 4 )对几种方法的梳理、比较:分成几份?每份数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 5 )老师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 … 还可以… … 。除了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
3 .出示 :这里有4 瓶钙片,其中1 瓶少了3 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4 .让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5 .完成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七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
《
1、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在课本例题的基础上,加入了“2个物品中找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