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和合数》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5-03-20 15:04:38)《质数和合数》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五(4) 班 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数学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加深前面知识的理解,为新知作铺垫)
(1)口算:12×40=
(2)结合算式5×8=40,说说其中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3)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学号,并找出自己学号的所有因数。找出20的所有因数。
二、小组合作学习质数和合数的的概念。
1、请学号是1~20号的同学出黑板写出自己学号的所有因数。
2、观察各数因数的个数的特点。
3、板前填写师出示的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
师概括:(指着表格)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们的数叫做合数。(板书:质数和合数)
4、举例。
你能举一些质数的例子吗?
你能举一些合数的例子吗?
借助表格,让学生说说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
练习:最小的质数是谁?最小的合数是谁?质数有多少个因数?合数至少有多少个因数?
5、探究“1”是质数还是合数。
刚才我们说了还有一类就是只有一个因数的。想一想:只有一个因数的数除了1还有其它的数吗?(没有了,)1是质数吗?为什么?是合数吗?为什么?(不是,因为它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小练习: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吗?
三。给自然数分类。
1、想一想
师: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把非零自然数分为哪几类?
生:质数,合数,1。
2、说一说。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关键看因数的个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如果有两个以上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四、练习。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质数和合数)什么叫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什么叫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你会判断质数和合数吗?判断的关键是什么?(看这个数因数的个数。)
教后反思:在设计质数与合数这一节课时,我用“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这一主线贯穿全课。并在每个新知的后面都设计了一个小练习。以便及时巩固和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最后的练习,是给本节课学得很好的学生一个思维的提升。小结又针对全班学生做了新知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