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复习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5-01-20 21:38:5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
《长度单位复习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陈洁仪
教学目标:
3、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4、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米、厘米等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会量、画线段。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3、从实例理解线段。
4、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三、深化小结。
经过今天的复习,我们知道量小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直尺,量长一点的物体我们用米尺,如果我要量腰围可以用米尺吗?我们要用卷尺。如果量走廊呢?所以我们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尺去度量和怎样画线段?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