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5-01-07 20:17:2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5)班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探究、发现、验证并运用规律,既让学生掌握了商不变性质,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培养学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安排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
小组讨论:
对比观察小结商的三个变化规律1、引导观察三组算式,商有在什么情况下变,在什么情况下不变呢?
他们的变与不变是有规律的。正如我们刚才总结的那样。在今后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在商不变时还应注意“0”除外。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
不变
个非0的数
乘或(除以)一
个非0的数
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掌握情况需要随时掌握,所以,本节课练习题的内容针对所学的重点进行评价,既有基本内容的知识训练,又有发展学生的拓展练习。整个阶段有坡度,难度适中,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留有一些遗憾,做了以下反思:
首先是对教材的分析把握不够透彻。在课堂上我根据教材的安排,让学生计算、分析、对比三组不同的算式,发现总结出商的变化规律,然后再利用规律进行判断、计算。一节课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三条规律学生能够有所感知,有所了解。但掌握得并不是非常好。似乎教学内容太多,学生一下子消化不了。做练习时容易将三条规律混淆使用,出现错误。我想如果能对教材进行分化处理,将三条规律分两节课来上,那么一定可以免去许多“亡羊补牢”的遗憾。可以在第一课时安排 “商不变的性质”,在学生已掌握的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举例、猜想、验证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轻松得出、牢固掌握商不变性质。为简便计算及分数基本性质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下一节课学习商的其他两条变化规律(除数不变和被除数不变)树立信心。相信下一课时商的变化规律学生会更加明晰,并能利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而不会将规律张冠李戴。
其次是在教学设计应多联系生活、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计算题本来就比较枯燥,让学生仅仅凭借三组枯燥的计算题来掌握较容易混淆的商变化规律,难度可见一般。教师除了分散教学内容降低难度外,更应该将教学过程设计得形象易懂,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我想作为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他们的兴趣水平、理解能力为出发点去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少走歪路,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牢固,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