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4-11-06 11:12:5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都城中心校   陈月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幻灯片出示)

32×3=   44÷2=   5×16=   612÷6=   50×10=   110÷2=

2、你能算吗?(不要求学生写出答案,只是用来引出课题,课后练习重新出现)

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345679×18=    12345679×27=    81×12345679= 

 12345679×   )=444444444    12345679×   )=666666666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学完后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这道题目解决。(板书“积的变化规律”)

2):对课题进行质疑:积的变化规律可能跟什么有关?

二:教学新课

1)出示尝试题,唤起学生得探求新知的欲望

同学们的计算能力非常强,能快速口算这些题吗?(出示)

6×212                    80×4320

6×20120                  40×4160

6×2001200                20×480

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着再往下写2个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写出。

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写得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先来汇报第一组)谁来介绍这组算式你接下去怎样写的?学生说出自己写的第一组算式,你们也是这么写的吗?你们写得这么正确,你一定发现了这组算式的规律,谁再来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组算式的特点?

点拨:扩大的倍数相同

教师进一步引导:刚刚在这组算式里同学们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如果让你接着再往下写,你还能再写出来吗?

3、猜一猜,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会有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验证一下。学生写出后汇报。

4、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吗?

让我们一起把刚才的发现记录下来:(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5、(第二组算式)同学们都这么爱动脑思考,你一定也发现了第二组算式的特点?谁来说一说?

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同学们来查一查你写的算式,对吗?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这组算式,我们已经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你能不能大胆的猜想,猜想一下这里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规律?

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谁来出一组算式,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6、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结合板书多请几位学生来说)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现在就让我们应用这个规律,走上数学擂台上。

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    32×50=    8×25

2、判断: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应该乘4。 (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10,积也乘以10。(     

3)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一定扩大4倍。(      

4)两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除以10。 (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知识应用。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4、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如果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5、你行我也行!(回到课前出示的练习)

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345679×18=    12345679×27=    81×12345679= 

 12345679×   )=444444444    12345679×   )=666666666  

 

四、小结: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书本P51做一做第12题。

2、书本P54练习九第124题。

 

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是学生学习乘法以来遇到的第一个规律性的内容。从内容上来说,它更加抽象化,更接近纯数学的学习。如何走好这一步,对学生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整堂课的设计始终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注重展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展开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我能充分提供时间与空间,与学生合作,对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别总结出这组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时,积的变化特点;在验证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具有这样相同的特点的过程中,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研究方法,研究比较困难。

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前总是努力做好各种设想、准备,然而课堂上却又经常会碰到出乎意料的问题,如所面对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等,我在这方面应变机智不足,依然顺着教案往下走。我应该适时随机应变,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原有设计,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教育能力上升到教育智慧的高度,才能胜任动态生成式教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