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都城中心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幻灯片出示)
32×3=
2、你能算吗?(不要求学生写出答案,只是用来引出课题,课后练习重新出现)
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345679×18=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学完后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这道题目解决。(板书“积的变化规律”)
(2):对课题进行质疑:积的变化规律可能跟什么有关?
二:教学新课
(1)出示尝试题,唤起学生得探求新知的欲望
同学们的计算能力非常强,能快速口算这些题吗?(出示)
6×2=12
6×20=120
6×200=1200
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着再往下写2个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写出。
(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写得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先来汇报第一组)谁来介绍这组算式你接下去怎样写的?学生说出自己写的第一组算式,你们也是这么写的吗?你们写得这么正确,你一定发现了这组算式的规律,谁再来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组算式的特点?
点拨:扩大的倍数相同
教师进一步引导:刚刚在这组算式里同学们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如果让你接着再往下写,你还能再写出来吗?
3、猜一猜,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会有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验证一下。学生写出后汇报。
4、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吗?
让我们一起把刚才的发现记录下来:(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5、(第二组算式)同学们都这么爱动脑思考,你一定也发现了第二组算式的特点?谁来说一说?
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同学们来查一查你写的算式,对吗?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这组算式,我们已经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你能不能大胆的猜想,猜想一下这里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规律?
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谁来出一组算式,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6、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现在就让我们应用这个规律,走上数学擂台上。
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判断: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应该乘4。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10,积也乘以10。(
(3)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一定扩大4倍。(
(4)两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除以10。
3、知识应用。
4、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如果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5、你行我也行!(回到课前出示的练习)
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345679×18=
四、小结: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书本P51做一做第1、2题。
2、书本P54练习九第1、2、4题。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前总是努力做好各种设想、准备,然而课堂上却又经常会碰到出乎意料的问题,如所面对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等,我在这方面应变机智不足,依然顺着教案往下走。我应该适时随机应变,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原有设计,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教育能力上升到教育智慧的高度,才能胜任动态生成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