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近似数》及教学反思

(2014-05-28 21:21:23)

          二(4 二(5)班何

 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3、通过学生的数据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

4、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合理地取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铅笔,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几支?

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猜。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书。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后出示准确的数据。(18支)

现在让你们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你会怎样说?(学生回答:大约20支)

像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近似数。

交流共享

    2、汇报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

师:老师要求你们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你们做到了吗?来汇报:二年级(1)班有学生大约60人,那么二年级5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呢?请你们猜一猜。

学生猜,老师板书后出示准确数,留下接近的数。

师:如果让你们用两句话来说这两个数字,你会怎样说呢?师引导说:二年级有学生289人,大约300人。

师:全校有学生1705人,大约是多少人呢?

学生猜,老师板书,出示正确的数后留下最接近的数字。

提问: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前面一排的数字和后面一排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前面一排是准确的数,后面一排是大概的数)。

像这样大概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近似数,板书。

同桌讨论: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容易记?

二、探究新知。
小明是龙岗小学的学生,小华是东山小学的学生,一天他们俩相遇了,都说自己学校的人最多。

小明:“我是龙岗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有700人”。

      小华:“我是东山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也有700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学校到底哪个学校的人数多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学生在充分讨论后老师指名回答,只要有道理都要给予肯定。

师:现在我来告诉你们答案吧!教师出示龙岗小学695人,东山小学703人,并引导得出:695人比700人少一些,接近700人,所以说大约有700人;703人比700人多一些,也接近700,所以也可以说大约有700人。我们可以这样用数学的方法表示:

板书:695700          703700

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说:695约等于700703约等于700.

师问:“≈”这个符号怎么读的?(约等于。)这个符号就叫约等号。

教学“试一试”。

出示:实验小学有学生2016人,大约是几千人?

让学生充分地猜以后,优化得出2016大约是2千人,所以写成:

20162000
再出示第二幅情境图:普陀区小学生有9992人,约是10000人。请学生说说哪个是准确数,哪个是近似数。
请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三、巩固发展:
1
、课本“做一做”。

2、做一做:陈东家到学校有603米,约是()米。
每台洗衣机售价为1198元,约是( )元。
一部电话售价893元,约是( )元。
(先请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评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我们二年级各班的人数这个准确数到我们级大约有多少人,引入新课。我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选取教学的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了。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在哪见过或听过?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时,就用近似数。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以下几点: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这堂课通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班级人数、家用电器等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从学生找出大约、接近等一些词可以看出。

教学如何求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独立的看一看,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数学中的一些规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中体会探究与发现带来的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