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名趣谈

(2017-03-17 23:17:02)
标签:

杂谈

村名

历史

故事·1



一个  村的名字和人的名字一样都是个符号,不过在确定这个符号的时候村和人是有区别的,村庄的符号显得像一张更直接脸谱,在脸谱背后往往有一段历史或故事。我承认自己知道的村名并不多,但也有足够理由说,村名如同人名也有地域差异。比如山东龙口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在书写病历时常常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村名,感到那里有些村名太脸谱化了。他们往往以特色职业和姓氏结合的方式起名,如狗皮张家,顾名思义那个村就是因熟制狗皮而得名且以张姓为主;簸箕栾家不用说,那里先是聚集了几户栾姓编制簸箕的,后才有了这个村。这种脸谱化的村比比皆是,如罐刘家、碓徐家等等,不用诠释你也明白了八九。
   我的家乡村名脸谱化不那么明显,如相家楼,卜落、巨峰、没见到也没听说用特色职业和姓氏结合的村名,但不是说这里的村名背后就没有故事,有的故事绝无仅有。如左边两点水、右边一个口组成一个在新华字典上查不到,康熙字典也找不着的字,zhan,后面加个‘’子‘,就有了’ZHAN子村‘。史料记载这个村是个移民村,最初有外地几户人家到这里以打渔为生,慢慢的人就多起来,他们的住处两边各有一条河,以两水相抱的形象造了个新字ZHAN,起了村名。小时候就知道这是当地出名的大村,本地人没有不知这个村的。外地人就往往闹出笑话。那时候听人讲故事,一邮差是外地人,初来乍到不认识这个字,举着一个投寄ZHAN子小学信封到处打听‘两口子小学’。恰巧又遇上些睁眼瞎,被打听的人弄得一头雾水直摇头。这个村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人丁兴旺渔业商业发达,原本过得好好的,改革开放后遇到了新问题。当办公实现了‘电脑化’之后,书写文件信笺,签订合同,户口身份证等等处处受阻,无奈只得把那个两点水一个口字用同音字’栈‘代替,将村名改为‘’栈子‘’,如此解决了电脑的尴尬局面,但村民很不习惯,以为字不达意,发音也不相同,有人酝酿再改过来。
   梭罗树村,是以树名做为村名的,它的背后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梭罗树原产于南亚和我国南方少数省份,北方很少,只有在寺院里偶尔见到。我们村南边不远处有座山,山那边山脚下有两棵古树叫梭罗树,传说有一千多年树龄。明朝燕王朱棣行军打此路过并扎营休息,见两棵古树树姿优美,成天然帐篷,喜欢有加,于是留下一陈姓士卒看守,后来又有迟姓和崔姓人家到此住居形成一个村落,有了村总得起个名字,三姓经协商同意以古树的名字作为村名,如是就有了梭罗树村,现在叫梭罗树社区。
    当然全国不知有多少个村,南方北方习俗差异很大,希里古怪的名字也不会少,应当说不管叫什么名字,其背后都有一段历史,一个或多个故事以及一个美丽的传说。
    http://s7/small/002dE9LJzy79AcpZUyid6&690ZHAN子庄村志
梭罗树下本人留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