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皂、肥皂

(2011-04-30 19:48:04)
标签:

白水

肥皂

洋碱

胰子

老百姓

香皂和肥皂都是现代每个家庭的必备的生活用品。可在我小时候,也就是说六、七十年前就不这样了。

 

那时香皂不叫香皂,叫胰子是珍品,农村一般家庭是没有的,只有闺女出嫁时才能买来作为陪送都是装在一个带花的香皂盒里。老百姓平时用的,是家里杀猪时,把猪肚子里面的胰脏扒下来,加上白碱面子,用斧头掂烂后,用手团成的一个个鸡蛋大的团子,这就叫胰子。平时用它洗手、洗脸。

 

肥皂那时也不叫肥皂,叫洋碱。普通家庭倒是有但不多,知道这是洗衣服用的。小孩子刮一点放在碗里加上水一泡,嘴里含一根麦秸管吹泡泡是一大乐趣。到了一九四二、三年,日本鬼子对家乡进行封锁。一时间,香皂、肥皂和碱面子这种城里生产的“洋货”就买不到了。没有胰子没关系,老百姓本来就很少用那玩意,脸也不用天天洗,白水摸弄两下就行啦。可没有洋碱和碱面子还真不大行,衣服总还是要洗的。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老百姓还真有办法。这些办法是,把草木灰放在筛子里用水过滤,漏出来这种水泡衣服就下灰;还有从山上挖一种叫翻白草的草根,晒干捣成面子再泡水也可洗衣服;做豆腐滤过下来的汤水,用来泡衣服也能下灰,这些办法家家户户都能自力更生。实在不行,还有更绝的办法,真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就是把衣服放在尿罐子里泡泡,再用清水投净也行。尽管上面这些办法无法与现在的肥皂、洗衣粉、洗衣液相比,但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也算没有办法的办法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