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一年级集体备课稿
| 分类: 集体备课记录表 |
萧江镇第四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
学科 |
语文 |
年级 |
一年级 |
|
备课组长 |
周阳春 |
记录、材料整理 |
毛少洁 |
|
时间 |
2020.12.10 |
||
|
参与人员 |
语文组全体教师 |
||
|
备课中心问题 (或主题) |
结合《课堂作业本》统编教材学习活动的设计 |
||
|
过程 描述 |
初议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杨丽仙老师: 毛老师这堂课板块很清晰。由自由读到生字词教学、内容梳理到最后的扩写,板块很清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字词的教学不够扎实,如果是随文识字,会更有效。课时不够清晰,内容过多,可以删减。将字词做扎实,对后面板块的进行有很大的帮助。 王梦醒老师: 毛老师上课状态很有激情,但是环节创设不够有趣,可以在有趣方面做做文章,加入一些游戏环节。教学难点“雨点儿”怎么样恰当地在课堂中来讲解,让同学们读准三个字的儿化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胡婷婷老师: 这堂课板块很清晰,有些细节可以再琢磨讨论。活动一中,把字词读正确时候,是否应该结合练习,利用课堂作业本上的题目。结合音乐伴读儿歌时候,可融入本课生字,从中复现。多做一些预设,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曾秀林老师: 讨论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杨丽仙老师: 整体感知部分,让学生标小节号的时候,也可以融入先扶后放,先示范标1、2小节,再让学生标后续小节。第一小节朗读教扎实,动作带读,读出青蛙的喜悦,读出雨声的美。拟声词“淅沥沥”、回顾以前学过的儿歌《说话》。 杨玉嫦老师: 板块可以更加清晰,后面活动二板块不是很明朗,由扶到放展开。低年段的学习,在课中还可以给点时间让孩子玩一玩。 胡婷婷老师: |
||
|
论讨结果 |
审定稿 一上第六单元《7青蛙写诗》 教材分析:
全诗共5小节,描写了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的鸣叫声来作诗的情景。第一小节写青蛙受到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的感染,产生了作诗的兴趣。第二至第四小节写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要分别充当青蛙写的诗中的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第五小节写青蛙的诗写成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在诗中充当了标点符号。本课提供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插图,有助于学生找到它们与3种标点符号的相似之处。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他们往往把一篇课文都准确、流利都很费劲,更谈不上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一年1班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拼读常见字词,个别学生,像蔡王新拼读儿化音问题较大,需要课上多关注,课后多指导。王成溢上课坐姿行为习惯较弱,需要多次提醒。陈雯雯、刘倩比较内敛,容易走神,在说话练习方面需要多关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秃宝盖“和“四点底”,积累词语,会书写“下”“雨”2个字。 2.通过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把诗歌的第二至四节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恰当的停顿。通过角色体验,初步感知诗歌的有趣。 3.借助“蝌蚪”等具体事物,通过对比,初步感知逗号、句号的形象,并学习“标标”“圈圈”等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把诗歌的第二至四节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恰当的停顿,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 教学难点: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会写“雨”。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读通读顺。 教学过程: 板块一 1.
2. (1)板书“青蛙”, (2)补充课题“写诗” 在诗人张秋生的笔下,青蛙不仅会捉害虫还会写诗呢!(板书:写诗)读! 3.学生字“写诗” (1)认读“写”;与宝盖头比较,认识新部首:秃宝盖 “写”,读!(个别读x2+齐读) 瞧,“写”带着新偏旁来和我们打招呼了!仔细瞧,你有什么发现? 是啊,这个新偏旁和“宝盖”长得真像呀!仔细看,当宝盖,去掉点,就变得光秃秃的,就像个秃头,我们就叫他:秃宝盖。 一起读“秃宝盖”! (2)认读“诗”;正音;组词扩展 青蛙要写“诗”,(举起词卡)翘舌音。(再读x1) 给诗组词 读词卡背后的词:诗人、诗歌。
3.
4. 接下来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标小节号。
1. 2.标一标:边读边标小节号。
2. 预设:生5个,你怎么标的。是啊,诗歌每一小节都空了一行。 预设:生说错。看,诗歌空一行,就表示一小节。像老师这样标一标。
3. (1)学习单呈现:
过来、
不要、给你、当成、一串、可以
有拼音小老师带读x2; 去掉拼音读。 借助学习单,同桌指读:报序号,读字词。 游戏:心随眼动 (2)正音:雨点儿(四点底,儿化音) 这个词特别难读,看。(出示第一节中的“雨点儿”) 读“点”(字卡,个别读x1+齐读) 点,你读x1,齐读。 是四点底,看,四点底,在这里表示四团小火苗,说明和火有关。(举字卡读。)。 读好“点儿” 遇上“儿”你还会读吗? 预设:点——儿 看,当“点”遇到“儿”,舌头要快速卷一下,跟老师读。(师示范“点儿”x2,)(齐读x2) 小火车练读。 读好“雨点儿” 变成三个字,你敢读吗?(个别读x3,+卓暮妍,齐读) 放到句子里,你还会读吗?(出示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多美啊,青蛙说:(引读)“我要写诗啦”像这样开心激动地读一读。 朗读第一小节,读好“我要写诗啦!” 说话练习:下雨了,你要干什么呀?小朋友们都很喜欢雨天,青蛙在雨天写成了诗。 板块三:借助插图,认识标点 过渡:(出示14个呱)青蛙请朋友来帮忙!谁来了?读读第二小节。 1.示范:读3——小节,像老师这样圈圈。 2.学习活动二: 1.读一读:自由朗读第3、4小节 2.圈一圈:找出谁来帮忙,用“”圈出来。 3.交流+正音 (1)水泡泡 “轻声”,齐读 评价语:轻声读准了,水泡泡读得真好听。(板贴:水泡泡) (2)一串水珠 猜一猜:古人是看到了才发明了这个字?出示金文。字理识字:串指的就是连在一起或连在一起的东西。
这是一串
还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X2出示图片:一串鞭炮、一串灯笼。(预设:一串项链、一串葡萄、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鞭炮、一串羊肉。)(出示:一串
(3) 结合板书,说主要内容。
青蛙写诗的时候,来帮忙的朋友有(
过渡:他们帮什么忙了?先看小蝌蚪。 3.出示第二小节: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停顿范读:出示斜杠,师范读。 这句话比较难读,老师请来小棒。遇到小棒,停一停。学老师样子读。 理解:游过来。
如果是蜻蜓,我们可以说:(
小蝌蚪游过来,说了什么话呀,为了更清楚,我们用尺子划起来。 小蝌蚪帮什么忙?(预设:他要来当一个小逗号) 板贴当,拿出词卡:当。当,后鼻音。再读。板贴。 看,这就是小逗号。把它和小蝌蚪请到一起,诶,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是啊,小蝌蚪脑袋圆圆的,尾巴长长的弯弯的,就像逗号。(板贴:逗号生字) 小蝌蚪帮了大忙。和我一起美美地读读这个小节吧。 谁来当当小蝌蚪,动画示意。 4.小结方法:那其他朋友呢? 5.学习活动三: 6.出示第三、四节。 (1)读正确 正音:“我们”轻声词+扩展; (2)引读 (3)理解:它俩给青蛙帮什么忙?2.说一说:他们分别帮什么忙? 出示水泡泡、句号图;板贴。
7.
8. 板块四:写字教学 过渡:青蛙会写诗,还会写字呢!动画出示“下”和“雨”。(35分钟) (出示动图)跟着青蛙写一写,注意笔顺,一笔,二笔,三笔。竖在竖中线,点在横中线。 (1)出示“雨”。 播放教学视频。 说一说笔顺和关键笔画:竖在竖中线,四点要均匀。
1.
2. 小结:在青蛙的诗里,朋友们究竟变成什么样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
2.
3. |
||
|
反思 |
|
||
后附过程性材料:初议稿,论讨稿,审定稿。
精品教案设计(初议稿)
|
教材简析:
全诗共5小节,描写了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的鸣叫声来作诗的情景。第一小节写青蛙受到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的感染,产生了作诗的兴趣。第二至第四小节写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要分别充当青蛙写的诗中的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第五小节写青蛙的诗写成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在诗中充当了标点符号。本课提供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插图,有助于学生找到它们与3种标点符号的相似之处。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他们往往把一篇课文都准确、流利都很费劲,更谈不上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
|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和秃宝盖,会书写“下、雨”2个字。 2.学习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初步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初步感受它们的作用。
|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 教学难点: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会写“雨”
|
|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读通读顺。
|
|
教学流程: 板块一 1.师:根据老师了解,咱们班的小朋友都会背很多诗歌,那我们就来玩一玩“对诗”的游戏,老师说上句,大家对下句。(远看山有色,谁知盘中餐,) 2.教学“诗”字:这些诗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出示:诗歌,齐读) 我们把写诗的人称之为--(出示:诗人)这两个词语中,有一个共同的生字(出示:诗),指名读。 3.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很特别的诗人,他是谁呢?(擦除图片) 同学们一起来叫叫他的名字,和他打个招呼吧!(提示不能拖长音,就像平时叫朋友一样。师领读:青蛙。) 4.小朋友们爱读诗,小青蛙呢,最爱写诗。(板书:写诗) 师:“写”里面有一个新部首——秃宝盖。 这个偏旁和哪个偏旁长得很像?(第5课学习的“它”字是宝盖头,写字的字是宝盖头)秃宝盖上没有点,所以光秃秃的,就叫秃宝盖。 5.齐读课题——青蛙写诗。 板块二 1.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4页,听老师读。学着老师的样子大声的读一读这首儿童诗,读完一遍后数一数这首诗有几个小节,并标上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师:这首诗一共有——5个小节。你会读了吗?那我来考考大家。
3.大屏幕出示词语:下雨 师出示“下”的生字卡片:上和下正好是一组——反义词,上对——下,下对——上。齐读——下雨。 大屏幕出示:我们(关注轻声)指生读,读出轻声。 师出示“们”的卡片:你还能用“们”字组词吗?一起读:你们,他们。 大屏幕出示:可以。一起读。谁能给“以”组词?老师也给大家组两个词:以前,以后。齐读。 4.师:你们喜欢下雨吗?你知道“雨”字的由来吗?播放微课视频。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指导读第一小节 师:雨点儿还会唱歌呢,出示: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音频对比,哪一种是淅沥沥,哪一种是沙拉拉。 注意啦,它唱的歌前面轻,后面响。谁来读?雨下得小——淅沥沥,雨下得大——沙啦啦。小雨唱歌——淅沥沥,大雨唱歌——沙啦啦。 观察插图表情,谁能读读第一小节? “我要写诗啦!”应该怎么读?小青蛙用什么语气说这句话?谁来试一试? 2.学习2—5小节 师:青蛙写了诗,还请了好朋友来帮忙呢?他请了谁来帮忙呢?完成学习活动一:自由朗读第2—5小节,用笔把朋友的名字圈出来。他们想怎么帮忙,用横线划出来。谁能串起来说一说,青蛙写诗,谁来帮忙了?(指名回答,师贴名字) 3. 师:这三个朋友是怎么帮青蛙写诗的?划出句子 5.我们先看小蝌蚪怎么帮忙的,谁来读? 出示:小蝌蚪和和逗号哪里像呢?(形状像逗号。师画蝌蚪,领读:逗号) 你见过小蝌蚪吗?师:水泡泡怎么帮忙的,你来读——出示: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能当个小句号。”(贴“句号”) 水泡泡为什么要当句号,谁知道?(形状像句号。) 师:还有谁来帮忙了?大家看图数一数:有多少颗水珠来帮忙啊?(6颗)6颗差不多的水珠它们在一起,就叫“一串--” 3.随文识字:“串” 小朋友们可真棒,老师奖励你们吃糖葫芦。你看,这个糖葫芦长得像什么字啊?上面一个方框,下面一个方框,中间一根竖像竹签, 这个字就叫“串”。 葡萄在一起叫“一串--”,鞭炮串在一起叫“一串--”,灯笼在一起那才叫“一串--” 跟老师一起读一读:一串葡萄、一串钥匙、一串水珠。 出示: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贴“省略号”) 师:它们聚焦在一起力量就大了,他们不再说我,他们说的是“我们”,我们的力量特别大,男生女生一起来,(引读:荷叶上的---) 用上这个“们”字,人就变得很多。我是一个人,我们就可能是两个人、很多人,这个字多神奇啊! 师:诗里还有一个字很神奇,它会变魔术。是哪个字呢?老师提示一下,出示: 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我能当个小句号。 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师:这里面有一个神奇的字,是变魔术的法宝,用上这个字就能神奇变身,它就是——当。(变红) 用上这个字,它就能完成魔术。你看,我把这个字一放上去(“当”贴到板书中间),你们就知道这片池塘发生了什么神奇的故事啦。 师指黑板,生读:青蛙写诗,小蝌蚪当逗号,水泡泡当句号,一串水珠当省略号。 师:“当”帮大家成功变身啦!你们想不想变身?全体起立,老师先变:我当蝌蚪游啊游啊,我当水泡漂啊漂啊,我当水珠滚呀滚呀,我变完了,你们会变吗?(生边说边做动作) 师:魔术成功啦,最后一个大魔术即将开始,我当青蛙写啊写啊,哎呀,青蛙的诗写成了——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生齐读。 大声地读一读青蛙写的诗,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只有一个呱字) 3.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青蛙的诗写成了,青蛙的朋友们有没有帮上忙呢?请同学么到青蛙写的诗中找一找他们。完成学习活动三。 师:同学们注意了,当逗号的小蝌蚪最淘气了,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出示去掉逗号的诗歌)那这首诗还能读吗? 师:我们把小逗号找出来。(出示诗歌)把小逗号请出来,指名读。 师:原来标点符号能够提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有停顿。 师:来,我们一起读。呱呱,注意停顿,预备,起。 师:那你们可知道了,小蝌蚪特别调皮,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它把青蛙的诗改成这样了,还能读吗?出示: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指名读。 师:你们看,标点符号的位置不一样,停顿就不一样,读法就不一样。 4.启发想象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蛙在这里写诗啊,还惊动了在水面上游泳的小鸭子。他说:“不行不行,我也得写首诗。”你能猜猜,它写诗是怎么写的吗?你能猜啊? 预设: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师:我们把掌声送给他。来,你太厉害了。小鸭子果真写了一首也由标点符号来帮忙的诗。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它们的名字分别是——逗号,句号,省略号。 当我们读书的时候要特别留意它们的作用。课文当中也有好多标点符号呢,如果你注意了停顿,这篇课文会读得特别好听。 师生合作读全文。(师读黑色,女生红色,男生蓝色,绿色齐读)
2.我来写诗:现在你就是小青蛙啦,你上了小学,学了很多拼音和汉字,现在你能不能用文字把你的诗歌表达出来呢?
请大家把这个难题留到课下,好好思考,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讨论。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读一读课文 2.和小伙伴们扮演读。 3.写一写“下”、“雨”两个字。 |
|
教学反思: |
精品教案设计(讨论稿)
|
教材简析:
全诗共5小节,描写了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的鸣叫声来作诗的情景。第一小节写青蛙受到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的感染,产生了作诗的兴趣。第二至第四小节写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要分别充当青蛙写的诗中的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第五小节写青蛙的诗写成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在诗中充当了标点符号。本课提供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插图,有助于学生找到它们与3种标点符号的相似之处。 学情分析:
|
|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秃宝盖“和“四点底”,会书写“下”“雨”2个字。 2.学习正确朗读课文,积累拟声词,初步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初步感受标点的停顿作用,初步了解逗号、句号的位置。
|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 教学难点: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会写“雨”
|
|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读通读顺。
|
|
教学流程: 板块一 1.出示图片 老师请来一位神秘嘉宾,快来猜猜他是谁?对啦,他就是——青蛙。 5. 是的,就是青蛙。(师板写课题)个别读,“青”是后鼻音哦。
6. 4.板写:写诗,读题。 今天我们认识的小青蛙不仅会捉害虫还会写诗呢!(板书:写诗) 5. (3)出示:认读“写”,教读【部首:秃宝盖】 写,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瞧,“写”带着新偏旁来和我们打招呼了!小朋友们仔细瞧,你有什么发现? 是啊,这个新偏旁和“宝盖”长得可真像呀!仔细看,当宝盖,去掉点,就变得光秃秃的,我们就叫他:秃宝盖。 快,多叫叫它“秃宝盖”,和他交上朋友吧! (4) 青蛙要写“诗”,诗,翘舌音。再读。 6.青蛙要写诗,为什么要写诗呢?是啊,下雨了。 板块二 入情入境,学写诗原因 2.教学第一小节 (1)教学儿化音:雨点儿 出示下雨图片,认读生字:下雨。 下雨了,雨点儿来和大家交朋友啦! 认识生字“点”:认识四点底。 生字“点”也有新偏旁要介绍给大家。对,就是四点底。 这四个点呀,就像是四团燃烧的小火苗,所以,带着这个偏旁的字,往往都和火有关。让我们叫准它的名字——四点底。 正音:雨点儿 雨点儿名字真特别,你发现了吗?“点”和“儿”要连起来读。听老师读。 读完马上把舌头卷一下,就更好听了。 和雨点儿打招呼吧!X2,齐读。 (2)教学拟声词:淅沥沥,沙啦啦。 过渡:雨点儿——(淅沥沥 沙啦啦)。(出示词语,跟读:淅沥沥) 扩展1:还有很多词语可以表示声音哦。小猫叫是:(预设:喵喵喵),小溪流:(预设:哗啦啦),小鸟是(预设:叽叽喳喳) 复现:今天我们还知道下雨是:(读:淅沥沥,沙啦啦) 放到句子里,你们还会读吗? (3)朗读指导:读出青蛙的喜悦 雨声读得真好听。小青蛙看到下雨可开心了。他说,我要写诗啦! 谁能像这样,开心地读一读? 3.下雨太美了,小青蛙听着雨声,写出了一首诗,听老师读!(出示:14个呱) 读得好累啊,为什么这么累? (预设1:都是一个字。可是,我们在读鹅鹅鹅,也没有这么累呀。 预设2:因为是诗,但我们念远看山有色,也很轻松呀。 预设3:没有停顿。是呀,没有标点符号,没有停顿读起来就很辛苦。) 小青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还好他的好朋友来帮忙。都有谁呢?我们到诗歌里找一找。 板块三:由扶到放,了解标点符号 学习活动一: 1. 2.
3. 示范:看,第二小节,谁来帮忙?你反应最快。圈小蝌蚪。 3.交流+正音 (4)水泡泡 强调“轻声”,再读一次。请2生个别读+齐读 评价语:轻声读准了,水泡泡读得真好听。(板贴:水泡泡) (5)一串水珠 字理识字,出示视频。认读,串。
课间操:今天表现真好,站起来表扬表扬自己!老师要奖励你们!(出示:一串
还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X2(预设:一串项链、一串葡萄、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鞭炮、一串羊肉。)(出示:一串
过渡: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帮上忙了吗?看看小蝌蚪。
7. 范读:出示斜杠,师范读。 正音:小蝌蚪帮什么忙?(预设:他要来当一个小逗号) 看,这就是小逗号。把它和小蝌蚪请到一起,诶,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是啊,小蝌蚪脑袋圆圆的,尾巴长长的弯弯的,就像小逗号。(板贴:小逗号生字) 这下,小蝌蚪一定帮上忙了,快,和我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个小节吧。 注意哦,“当”是后鼻音,跟老师读。 这句话里,还有这几个生字,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它的?(出示:加一加,组组词) 借助斜杠和逗号,读好整个句子。(练读,个别x1+齐读)(斜杠要停一停,读到逗号也要停一停哦) 5.小结方法:我们先找到小蝌蚪说的话,读到它要在小诗中当个小逗号,接着,我们把小蝌蚪和小逗号比一比,知道了它为什么能成为逗号,最后,我们还读美了这个小节。那我们的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有没有帮上忙呢?
8.
3.说一说:和同桌说说“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是怎么帮助青蛙的。(水泡泡(
8.交流: (1)句号。预设:水泡泡圆圆的,就像小句号。遇到句号,也要停一停哦。 (2)省略号。 预设:一串水珠排列整齐,就像省略号。 了解省略号6个点。看一看省略号有几个点? 正音:我们。 难怪一串水珠说是(放大我们。)个别读,这些你会读吗?(出示你们,他们) “可以”说话练习:一串水珠可以当省略号,小蝌蚪可以当(预设:小逗号), 水泡泡预设:可以当小句号) 请这一列小朋友当一串水珠,你们来读一读。
9. 第一组当小蝌蚪,第二组当水泡泡第三组当一串水珠,读读小节。读得最认真的同学上台送逗号、句号回家。(都要摆在左下格哦。) 板块四:观察笔画,学写“下”和“个” 过渡:这些朋友就变成标点,藏在了青蛙写的诗里面。出示有标点的诗。青蛙不仅会写诗,还会写漂亮的字哦。
3.
4. (2)出示“下”。 (出示动图)跟着青蛙写一写,注意笔顺,一笔,二笔,三笔。 (3)出示“个”。 播放教学视频。 说一说笔顺和关键笔画:竖在竖中线,撇捺要舒展,点在横中线。
5.
6.
7.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精品教案设计(审定稿)
|
教材简析:
全诗共5小节,描写了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的鸣叫声来作诗的情景。第一小节写青蛙受到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的感染,产生了作诗的兴趣。第二至第四小节写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要分别充当青蛙写的诗中的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第五小节写青蛙的诗写成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在诗中充当了标点符号。本课提供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插图,有助于学生找到它们与3种标点符号的相似之处。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他们往往把一篇课文都准确、流利都很费劲,更谈不上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一年1班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拼读常见字词,个别学生,像蔡王新拼读儿化音问题较大,需要课上多关注,课后多指导。王成溢上课坐姿行为习惯较弱,需要多次提醒。陈雯雯、刘倩比较内敛,容易走神,在说话练习方面需要多关注。 |
|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秃宝盖“和“四点底”,积累词语,会书写“下”“雨”2个字。 2.通过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把诗歌的第二至四节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恰当的停顿。通过角色体验,初步感知诗歌的有趣。 3.借助“蝌蚪”等具体事物,通过对比,初步感知逗号、句号的形象,并学习“标标”“圈圈”等阅读方法。
|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把诗歌的第二至四节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恰当的停顿,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 教学难点: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会写“雨”。
|
|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读通读顺。
|
|
教学流程: 板块一 1.
2. (1)板书“青蛙”, (2)补充课题“写诗” 在诗人张秋生的笔下,青蛙不仅会捉害虫还会写诗呢!(板书:写诗)读! 3.学生字“写诗” (1)认读“写”;与宝盖头比较,认识新部首:秃宝盖 “写”,读!(个别读x2+齐读) 瞧,“写”带着新偏旁来和我们打招呼了!仔细瞧,你有什么发现? 是啊,这个新偏旁和“宝盖”长得真像呀!仔细看,当宝盖,去掉点,就变得光秃秃的,就像个秃头,我们就叫他:秃宝盖。 一起读“秃宝盖”! (2)认读“诗”;正音;组词扩展 青蛙要写“诗”,(举起词卡)翘舌音。(再读x1) 给诗组词 读词卡背后的词:诗人、诗歌。
3.
4. 接下来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标小节号。
1. 2.标一标:边读边标小节号。
2. 预设:生5个,你怎么标的。是啊,诗歌每一小节都空了一行。 预设:生说错。看,诗歌空一行,就表示一小节。像老师这样标一标。
3. (1)学习单呈现:
过来、
不要、给你、当成、一串、可以
有拼音小老师带读x2; 去掉拼音读。 借助学习单,同桌指读:报序号,读字词。 游戏:心随眼动 (2)正音:雨点儿(四点底,儿化音) 这个词特别难读,看。(出示第一节中的“雨点儿”) 读“点”(字卡,个别读x1+齐读) 点,你读x1,齐读。 是四点底,看,四点底,在这里表示四团小火苗,说明和火有关。(举字卡读。)。 读好“点儿” 遇上“儿”你还会读吗? 预设:点——儿 看,当“点”遇到“儿”,舌头要快速卷一下,跟老师读。(师示范“点儿”x2,)(齐读x2) 小火车练读。 读好“雨点儿” 变成三个字,你敢读吗?(个别读x3,+卓暮妍,齐读) 放到句子里,你还会读吗?(出示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多美啊,青蛙说:(引读)“我要写诗啦”像这样开心激动地读一读。 朗读第一小节,读好“我要写诗啦!” 说话练习:下雨了,你要干什么呀?小朋友们都很喜欢雨天,青蛙在雨天写成了诗。 板块三:借助插图,认识标点 过渡:(出示14个呱)青蛙请朋友来帮忙!谁来了?读读第二小节。
1.
2. 1.读一读:自由朗读第3、4小节 2.圈一圈:找出谁来帮忙,用“”圈出来。 3.交流+正音 (1)水泡泡 “轻声”,齐读 评价语:轻声读准了,水泡泡读得真好听。(板贴:水泡泡) (2)一串水珠 猜一猜:古人是看到了才发明了这个字?出示金文。字理识字:串指的就是连在一起或连在一起的东西。
这是一串
还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X2出示图片:一串鞭炮、一串灯笼。(预设:一串项链、一串葡萄、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鞭炮、一串羊肉。)(出示:一串
(3) 结合板书,说主要内容。
青蛙写诗的时候,来帮忙的朋友有(
过渡:他们帮什么忙了?先看小蝌蚪。 3.出示第二小节: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停顿范读:出示斜杠,师范读。 这句话比较难读,老师请来小棒。遇到小棒,停一停。学老师样子读。 理解:游过来。
如果是蜻蜓,我们可以说:(
小蝌蚪游过来,说了什么话呀,为了更清楚,我们用尺子划起来。 小蝌蚪帮什么忙?(预设:他要来当一个小逗号) 板贴当,拿出词卡:当。当,后鼻音。再读。板贴。 看,这就是小逗号。把它和小蝌蚪请到一起,诶,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是啊,小蝌蚪脑袋圆圆的,尾巴长长的弯弯的,就像逗号。(板贴:逗号生字) 小蝌蚪帮了大忙。和我一起美美地读读这个小节吧。 谁来当当小蝌蚪,动画示意。 4.小结方法:那其他朋友呢? 5.学习活动二:
6.出示第三、四节。 (1)读正确 正音:“我们”轻声词+扩展; (2)引读 (3)理解:它俩给青蛙帮什么忙?2.说一说:他们分别帮什么忙? 出示水泡泡、句号图;板贴。
7.
8. 板块四:写字教学 过渡:青蛙会写诗,还会写字呢!动画出示“下”和“雨”。(35分钟) (出示动图)跟着青蛙写一写,注意笔顺,一笔,二笔,三笔。竖在竖中线,点在横中线。 (1)出示“雨”。 播放教学视频。 说一说笔顺和关键笔画:竖在竖中线,四点要均匀。
1.
2.
小结:在青蛙的诗里,朋友们究竟变成什么样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