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一学期萧江四小语文组校本培训计划
(2019-09-18 07:24:36)分类: 平阳县中小学校本培训计划表 |
萧江四小语文组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校本培训工作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市县校本培训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双轨发展,努力营造教师专业发展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我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期伊始,我校语文组持续加大对温州常规教学工作的推进,深入落实《温州市小学教学新常规(2015年)》,协助学校、教务处完善教学管理,夯力基础,规范常规,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语文组将认真解读、贯彻、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设计切实可行的措施,有研究、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把教学常规精神贯彻给每一位教师,做到人人熟知教学常规要点,人人秉承常规精神,切实有效地落实常规教学工作。语文组将不偏不倚地、扎扎实实地做好日常教学,做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以及对学生学业及时评价。
二、总体目标
1.工作目标:建设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优秀教师团队,有效发挥综合组的优势,努力做到目标清晰化,过程措施精细化,成果效益最大化。
2.培养目标:注重教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学生乐学善学,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三、具体目标
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功能,提高学科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杜绝不合格课。
2.在学校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发挥各学科特点,有个性有特色地开展工作,争创亮点,达到效果最大化。
3.抓好团队精神文明建设,把教研组建设成为规范化、个性化的教研组。
四、主要工作思路
为贯彻落实《温州市小学教学新常规(2015年)》精神,遵循小学教育基本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课程标准精神和我市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我校语文组教师将努力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继续加大对语文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五、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加大课改力度,贯彻教学常规
1.继续组织语文组全体老师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领会其精神,重视学习语文教学新理念。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学习各类教育刊物中有关语文教学的新做法、新思路,要求结合本校存在的问题,有重点的组织学习。依据新课标,评价师生教与学。
2.抓好教学常规,将素质教育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抓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保证。抓常规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抓学生的学习习惯为重点,抓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抓良好的性格形成为重点。
3.抓好课题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目前我校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要更上一层楼,就要重视课题的管理,重视研究过程,将课题研究与培养青年教师结合起来,真正使课题研究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4.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研究。制定好学校课程方案、学科课程实施计划,落实拓展性课程建设工作。以学科核心能力为切入点,以探究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优化作业等项目为载体,抓好各学科课堂变革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5.紧扣“学为中心”宗旨,紧紧围绕“学习设计、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三方面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深度实施。
(二)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1.坚持周前备课。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要素要齐全,教学设计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案的设计要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
2.做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教师的重点工作。教师要提前进课堂,严禁教师无准备上课,无教案上课,努力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对教师们的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三)优化课堂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研、培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
1.把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运用程度仍然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之一。认真组织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标,学习新教材,全面熟悉新教材的特点,以便更好得用好新教材。并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在学习、探索、研究、反思、交流、实践中,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立足课堂,改革教法,设计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校课堂学习的主人,自由发展,形成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努力使学生能够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地接受不同领域的知识,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多方位、多角度收集料,获取信息。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自学感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差异。
3.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提高语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利用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有效地开展培训。多渠道提高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最终在校内形成人人想学、自觉好学、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课题研究作为我们数学教研组的一个亮点,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从“研究型”向“专家型”转化。
4.加强教师的培养,为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为其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在教师中进行“一帮一”的拜师活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一方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另一方面使教师尽快成长我组的学科带头人。
5.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加强教学研讨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6.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7.开展教研组活动。以“集体备课、课例研讨、反思交流”等为形式,活化教研组活动,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最终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以“有效学习”为主题,开展语文、数学、综合学科的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升学习效益。
(四)强化校本培训工作
1.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督导好教师的自身学习,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来更新观念,促进全体教师不断提高对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要求每一位教师经常翻阅教育杂志,细心研读教育专著,潜心研究一个教学问题,感悟一种教学方法,做到有所体验,有所收获。在“有效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感悟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有所体验,有所收获。
2.抓好三类教师的发展。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一位专业能力较强的校骨干教师为其指导师,加强在教学常规、教科研能力、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抓好骨干教师的发展,确定各学科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作为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作重点培养。同时抓好中、老年教师的后续发展。
3.开展主题教本培训活动。以“教科研、德育、心理健康、信息技术、教学技能”为主题的校本培训活动,辅之以“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教学评价改革研讨会”,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六、教研活动安排
次 |
日期 |
主要工作 |
备注 |
1 |
9.1---9.7 |
1.制定新学期教学教研方案。 2.教师制定个人教学计划。 3.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4.组织教师开展部编教材网络学习。 5.召开教研组会议。 6.教务处工作布置。 7.语文组第一次会议——解读新常规,布置常规任务。 8.拟订校本研训计划。 9.教师网络选课。 |
|
2 |
9.8-—9.14 |
1.听取个别教师随堂课。 2.召开教研组会议。 3.语文组第二次会议——组内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反馈教学常规情况,并认真讨论、整改。 4.上传各类资料。 |
|
3 |
9.15--9.21 |
1.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2.组内第一次集体磨课。 3.六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评课 试教者:王梦醒 磨课成员:胡婷婷、曾秀林、杨丽仙 4.随机听取随堂课 |
|
4 |
9.22—-9.28 |
1.语文组第二次集体备课。 2.组内第二次集体磨课。 四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评课 试教者:陈小竹 磨课成员:董秋芬、梅宝玉、陈杨林 5.随机听取随堂课 |
|
5 |
9.29---10.5 |
国庆节放假
|
|
6 |
10.6—10.12 |
1.六年级展示课 执教者:王梦醒 主评人员:胡婷婷、曾秀林、杨丽仙 2.四年级展示课 执教者:陈小竹 主评人员:董秋芬、梅宝玉、陈杨林
3. 试教者:周阳春、梅舒影 磨课成员:支伟伟、黄益蕾 6.随机听取随堂课 |
|
7 |
10.1—10.19 |
1.五年级展示课 执教者:周阳春、梅舒影 主评人员:支伟伟、黄益蕾
2. 试教者:秦铃、陈颖 磨课成员:包美娟、陈春鸟、叶友泼 3.随机听取随堂课 |
|
8 |
10.20--10.26 |
1.三年级公开课 执教者:秦铃、陈颖 主评人员:包美娟、陈春鸟、叶友泼 2.随机听取随堂课
3. 试教者:谢文慧、李思思 磨课成员:方艳艳、叶静 |
|
9 |
10.27—11.2 |
组织开展学生期中学业评价 |
期中 检测
|
10 |
11.3—11.9 |
1. 执教者:谢文慧、李思思 主评成员:方艳艳、叶静
2.
4. 试教者:蔡林晨、温丽美 磨课成员:郑彩芬、金小燕 |
|
11 |
11.1—11.16 |
1.一年级公开课 执教者:蔡林晨、温丽美 主评成员:郑彩芬、金小燕 2.随机听取随堂课 |
|
12 |
11.1—11.23 |
1.
2.
3. 4.小学期末“项目学评”(分项等级评价) |
|
13 |
11.2—11.30 |
1.
2.
3. |
|
14 |
12.1—12.7 |
1.随机听取随堂课 |
|
15 |
12.8—12.14 |
1.随机听取随堂课 |
|
16 |
12.1—12.21 |
1.随机听取随堂课 |
|
17 |
12.2—12.28 |
1.完成工作手册 2.整理教案 |
|
18 |
12.29—1.4 |
1.元旦放假 2.整理工作手册 |
|
19 |
1.5---1.11 |
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
|
20 |
1.12---1.18 |
期末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