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画肌理技法

(2014-09-15 23:03:15)
标签:

美食

文化

分类: 教育杂谈

传统的中国画颜料,它一般分成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两大类,从使用(shiyong)历史上讲,应先有矿物、后有植物,就象用墨先有松烟、后有油烟。远古时的岩画上留下的鲜艳色泽,据化验后,发现是用了矿物颜料(如朱砂),矿物颜料的显著特点是不易退色、色彩鲜艳,看过张大千晚年泼彩画的大多有此印象,大面积的石青、石绿、朱砂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主要色彩有以下几种

一、矿物颜料1、朱砂2、朱膘(朱砂中提炼、最上面的一层) 3、银朱 4、石黄 5、雄黄(又称雄精) 6、石青(分头、二、三、四青) 7、石绿(分头、二、三、四绿) 8、赭石(分深赭、浅赭) 9、蛤粉(贝壳磨制、虽非矿物但归在此类) 10、铅粉(易变黑,常用钛白粉代替) 11、泥金 12、泥银二、     

二、植物颜料 1、花青 2、藤黄(有毒) 3、胭4、洋红(进口,胭脂虫中提取,虽非植物但归于此类)
    
三、化工颜料(不同于盒装软管的,也为块状,姜思序堂生产)
1
、曙红2、深红3、大红4、铬黄5、天蓝
    
第一、二类为纯天然制作,除洋红外(它最初从墨西哥引进),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国画颜料。三类为现代的化工合成颜料,用起来尚可。
    
我们现在用得最多的当数上海马利实业画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马利牌中国画颜料,使用方便、但易退色。
   
一般来说一类为粉状,用时须加明胶,二、三类直接在水中浸泡一会就可,使用比较方便。
   
上色的薄厚问题:
   
传统认为颜色应薄上,但是要表现出厚重的感觉,往往一遍遍用较薄的颜色反复上色,最终形成一种多层叠加的厚重效果。薄上色法可以说最好是把握在用绢画时,手放于绢面之上抚摸画面不觉有色的粗糙感,而还能清晰地感觉到绢丝的经纬。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古画上,都有着细腻而厚重的色彩,颜色的质地很细。其实这里还要说明一点,重彩中的重,是厚重的意思,而不是厚厚的颜色。所以不是画的颜色越多,越是符合重彩的需要。今天随着岩彩画的兴起,有些画家追求色彩的厚画法,向油画一样的做肌理,这又是另一种手法,但是这仅限于岩彩画使用较多。在今天大部分绘画中,还应该是厚薄结合比较好,在我的画中就是尽力在尝试厚涂与薄画结合使用。
   
关于用白的问题:
   
在国画中,特别是工笔画中,白色使用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它并不是为了增加厚重感。白色可以用于画领口、袖口;衣服上的图案;土裙(就是仕女最下面穿的裙子);以及和其它颜色混合出的肤色等等……
厚重感在前面已经提到,它是多层叠加出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加白达到的,国画中的白要小心使用,锌钛白(锡管装的)中的胶性很大,一旦画上就不好去掉,所以要十分慎重。特别是蛤粉(粉末状),这种颜色在使用中十分不稳定。在加胶时,只要蛤粉一湿立刻变得十分透明,但是在颜色完全干透以后又显得特别的白,在染时要全凭经验十分不易。因为白色是覆盖性色彩,所以在使用时多使用勾填法,留出墨线贴着线的边缘完成涂色,要做到色不压线、色不离线。在画一些工笔的白花时,有时需要用薄涂法淡淡的罩几遍白色,然后在用曙红或豆绿分染,就形成了白花洁白、明亮的效果。用化学合成的颜色会有许多杂渣,大家可以先用少量水把色调开,过几分后倒上面的颜色用,这样颜料中的渣就没有了。画工笔时最好少调色,几种色调在一起,颜色也会灰,尽量用原色。用花青色时最好加点墨,可以去火气。画白色时,可以加入少量珍珠粉〔最好过期的,要不费用太高〕,这样的白色很白,有光泽。
   
传统国画颜色介绍:
   
石色(不透明色):石色即是矿物质颜色,石色除了使用在绘画中,还应用于壁画、建筑彩绘等地方。在我国古代,画家们有一套十分系统而完整的使用石色的方法,但随着明、清画家对工笔绘画的认识逐渐淡薄,所以,传统制造石色的方法几近失传。今天有许多学者到日本学来了当年日本人从我国学去的制颜色方法,才有现在较为丰富的品种供画家使用。
   
石色主要包括:朱砂、朱磦、石青、石绿、雄黄、雌黄、石黄、黑石脂、云母粉、蛤粉、赭石、土黄、珊瑚粉和其他宝石类颜料粉以及新研制出的高温结晶颜料等。
   
需要说明的是:石青与石绿一般分类较细:分成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头青色最重,四青色最浅,石绿同理。
水色(透明色):水色主要是由一些天然植物为主材料,配以少量动物质材料、矿物质细粉颜料组成。石色与水色一般是相互结合着使用于国画中,已达到浓淡相间、虚实相生的丰富效果。
水色主要包括:朱磦、胭脂、西洋红、藤黄、赭石、花青、水彩色与丙烯色等。
   
需要说明的是:
    1
、朱磦是朱砂最细的形态,所以有些画家在使用时以薄涂法来形成水色透明的颜色效果。
    2
、西洋红:在国画色中的名目较多,又叫做曙红、牡丹红等。
金属颜料:画家使用金属颜料由来已久,最早是在唐朝。金属颜料主要是金箔、金粉;银箔银粉。金箔一方面使用在背景上,另一方面主要是使用在局部贴金。
金箔有四个品种:
   
紫赤金(略带红色):主要贴寺庙中的佛像。
   
库金(足金金箔):绘画中常用,往往是98%的纯金和2%的纯银合成。
   
大赤金(略带黄色的金):又称冷金,70%的纯金,相当于18K金。
   
田赤金(呈淡黄色):相当于14K的金。
 
银色相比之下不是太常用,故不细说。
    1
、画黑的颜色有几种办法,一种是用淡墨一遍一遍的上,直到达到黑的效果为止。画时注意,要是想达到黑色偏暖的话就用油烟墨;想要发冷的黑的话用松烟墨。另一种是厚涂法,用国画色(上海马利牌颜料)中的黑色,涂几遍就能达到很黑的效果。在绢上尤其明显。(这可是秘密噢)
    2
、现在许多画家抱怨赭石色不好用,与墨或花青调好后会形成沉淀,几乎每一种赭石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这样的现象。其实不是颜色的问题,而是对颜料性能不了解,赭石基本上其中的矿物质还是较多的,这和植物色的花青是无法调和的,两者不容;同理,赭石与墨也就不可能调和了,这不是颜料的问题。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把颜色分开使用就会自然调和,即先上赭石,再等干了往上叠加其他的颜色,这样就不会出现出渣子的现象了。
    3
、从我的经验上看,水彩颜色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要注意要用性能较稳定的水彩颜色,比如日本的、英国的,如果怕在装裱时可以在水彩色中稍加一些胶就可以了。另外还可以用丙烯颜色,性能也很好,但是要注意丙烯色中的胶性较大,如果颜色画错了,颜色干后就无法洗掉了。
   
天雅矿物色、新岩、水干的使用方法
矿物色、新岩、水干的使用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兑上胶液即可作画。
  
(一)胶的溶化:胶的溶化是岩彩画中的第一步,也是主要的一步。它的浓和淡直接影响画面着色的效果。浓了易开裂,淡了易剥落,只有恰到好处。你的画也就成功了一半。
   
1)明胶的溶化方法:将所需用量的明胶倒入小碗,先加入4倍凉水泡5分钟后再加入五倍的70OC热水,用筷子充分搅拌开胶粉。如果有疙瘩,说明未完全溶化胶粉,需继续搅拌直至疙瘩全部溶化。
因明胶是由动物生皮熬制而成,未去掉其骨胶原以外的蛋白质椭 菊庑煞荩 栽诘褪椅伦刺 率褂檬被岢鱿指泶瘢丛讶芑说慕阂杭尤取?br>
溶化后的胶液保质期限:用完后放入冰箱夏天约3~5天,冬季约一至二星期。另一种颗粒状的骨胶比明胶的接着力要强,且不易凝固,但需熬制。绘画用的日本鹿胶分三千本胶、干燥鹿胶、软韧鹿胶、特殊鹿胶。它们有固体的,也有液体的。它们是专门为绘画而研制的胶,去掉了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不易凝固和腐臭;尤其是液体的瓶装鹿胶随取随用使用方便,永不腐臭;固体鹿胶需熬制。
   
2)固体鹿胶的溶化方法:将三千本胶一根掰成几小段放入杯中注入300ml清水,再加入一粒方型的干燥鹿胶或软韧鹿胶,放置半小时。后用温水隔水蒸化即可。加入方形鹿胶粒的目的是增加接着力和防腐臭。
   
(二)调制颜色:将所需用量的色粉到入小碟,用小勺加入少量胶液,用中指拌匀。胶液不够时可再加,直至调成糊状,用时再略加清水稀释即可作画。调制颜色时用中指或小棍,切忌用毛笔去直接拌颜色和胶,毛笔会吸走所有的胶液,使色粉未裹上胶液而造成画面剥落。
   
简略地说以上两步就是岩彩的基本使用方法。当然就其内在的各种具体技法是各种各样,还有贴箔等特殊技法,就如水墨画的技法,一时不能详尽,大家可参考天雅中国重彩画研究所出品的各种技法书和资料。
   
天雅云母色、闪光片的使用方法
云母色做为一种绘画材料,在中国几千年前就已使用。如敦煌壁画、北京西郊法海寺等壁画中都有使用。从世界绘画来说也不乏采用云母作为绘画材料的作品,尤其是日本画中更是广泛使用,如喜多川歌磨的版画背景大量使用了银白色和银灰色的云母粉;加山又造绘画中的雪山、月光等。它在现代绘画中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表现素材,用它表现游动的银画,迷茫的雾霭,静谧的雪景,闪烁的灯光它是一种具有无尽表现力的素材,用好了、用巧了会使您的画面更添几分神密与灵动。以下为几种简单、常用的使用方法供参考。
   
一、罩色法:将云母粉置于碟或小碗中,加进少量胶液(胶液分高档的日本鹿胶、普通的明胶等)用手指或木棍调和云母粉和胶液(切忌用毛笔直接调和云母和胶液),调匀后略加清水稀释,用毛笔蘸色以平涂法均匀地在已涂有底色的画面上罩一层。因云母干后呈半透明状,故底部的各种色彩及渲染效果会透出来,效果是蒙胧而微微有光感。注意透明度的强与弱可以由最后加清水的多少来控制。
   
二、掺入颜料法:云母色还可以直接参入矿物色、国画色、水粉色、油画色、水彩、丙烯等颜料中,经调和后直接作画,干后画面带有翌翌闪光的效果。一般情况是同一色相或近似色相的云母和颜料互相调和,也可以根据色彩原理调和出自己所需的特殊色彩效果。
   
三、箩筛法:在画面需要有云母的部分先涂一层胶液,或趁画面未干时,用一头带用铁网或纱网的竹筒,云母粉就会均匀地落下,产生较自然的效果。
   
四、手撒法:将画面需要的部分涂上胶液,或趁画面未干时,用手撮起云母粉,轻轻地撒向画面,不求其均匀,有密有疏可随意形成所需效果。干后如果觉得太亮的部分,可在上面罩透明的任何颜料。
   
五、吹落法:将云母粉放在一张白纸上,双手托起白纸置于画面之上,趁画面未干时轻轻吹散纸上的云母粉,云母粉就会象下雪一样很自然地飘落到画面上,产生星星点点的效果,很自然很微妙。其星点的明显度不够时可再吹一遍,宁可由淡入深,不可一次吹得多不易把握效果。
   
闪光片的使用和云母色的方法是一模一样的。它们的画面中可以整体用,也可以局部用。总之要用得巧、用得妙才能在画面中起到作用。不能滥用,易造成俗气。以上为几种简单常用的云母使用方法,任何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位画家都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新方法,真正的艺术是在于创造。
明胶的使用方法:
   
明胶是工笔调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而使用不当会导致决定性的失败。(夸张吗?其实不夸张)想象一下,画完一幅心爱的作品当从裱画师傅手中打开画卷时,却意外的发现画中的颜色或者出现跑色的现象,或者一些多遍渲染的颜色被洗掉,那种心情可想而知。
   
正确的方法是:先用一个白色的小碗把适量的胶粒放进去,再放入凉水要求没过胶粒,放置一段时间,等胶粒变成透明且膨胀以后,倒出凉水,加入适量的温水,用小棒充分搅拌开就可以了。
这里还要说一句,胶与水的比例要自己根据经验调整,胶少了颜色粘不住,胶大了颜色会僵。这里的比例我用语言无法说情,还望各位自己摸索吧。
使用矿物质颜色的方法、顺序:
   
首先,选择你要画的矿物质颜色,在画之前要准备好明胶液,(前面有介绍如何调制明胶液)
下一步,找一个干净的白盘子,把颜色粉倒入其中,加入适量的明胶液,用手指以匀速固定方向研磨,让胶与颜色粉充分融合,之后就可以用笔蘸着颜色画到画面上了。
   
在画矿物质颜色之前,应在画面上打一层颜色底子,一般来讲:朱砂、大红用淡曙红打底;石青用淡花青打底;石绿用花青加藤黄调成草绿打底,或是用赭石打底。在打底时也要用薄涂法,颜色要上匀。
在涂色时要注意:所有的矿物色都具有一定的覆盖力,在画时一定要留出墨线,以免画完后墨线被覆盖住。
这几天通过临摹《宋人小品》,对于古代传统技法的体会又加深了不少,有了许多切身的体会。层层渲染就好像溪抚河石,细腻而滋润,柔柔的绢丝被一层层滋润的墨色包围着,显出效果的凝重,色彩的华资。前面斑竹提出为什么遍数多就厚重了,我的体会就是用砚石来打比方,好的砚石都是选择在历经千百年的古河床上的,因为它长年受河水的浸泡、滋润,才形成了它坚硬、细腻、华资的效果,所以这种石材是最适宜做好的砚台的。
   
颜色的厚重效果也是这种一点一滴的色彩滋润形成的,所以显得色彩的色泽十分生动,而有的时候几种颜色叠加出来的色彩效果又使得观众无法一眼看出颜色的具体成分,在画面中形成了一种十分丰富的叠加出的效果,这就更带出几分神秘的意味。就像肤色,用四五种颜色调制而成,最后画在画面上,你甚至说不出那是由什么颜色调出来的,这就是成功的肤色。而一眼就看出肤色是赭石色或朱膘色的都是不成功的。有的时候在国画中,这些西画中提到的高级灰的效果和鲜艳的颜色形成的对比正是国画的精妙所在,为什么要在花青中加入少许的墨?这正是在调制一种混合的高级灰使得颜色厚重,不浮躁。
国画颜料方面的使用在正常情况下其实现有的上海马利大管的那种国画颜料就可以使用的。只不过,很多初学者在使用颜料时有着固定的思维,一般画国画时不喜欢仔细调配色彩,总觉得调色是西画的东东,因此,很多时候总喜欢找一些新材料来使用。
   
无庸讳言,目前的普通盒装国画颜料中花青、藤黄、朱砂、赭石的质量都特别差。细细琢磨起来还是有办法对付的。
    1
、朱砂。朱砂花头传统是以朱砂为底色,然后用洋红分染,取其厚重也。目前朱砂颜料奋气多且颗粒粗糙。我的方法是:先用朱磦打底色,平涂3层左右,罩矾水,后用曙红分染,然后局部胭脂提染,关键之处是以上完成后,再用曙红整体罩染一次(花瓣边缘可留水线),最后,通篇平涂一层淡曙红即可。此设色以石色为底,水色为面,完成的效果厚重不失透明感仍在也。
    2
、花青。国产盒装颜料花青色渣滓甚多,调叶绿色时浑浊现象严重(藤黄也甚差所致)。我通常用的是酞青蓝+墨来调配,出来的颜色细腻不说,且蓝之多寡也可随心,虽色彩上有的感觉,可略加朱磦即可褪其火气。
    3
、藤黄。因为是原色所以没法调配,一般的平涂还能凑合使用,遇到薄层多染的地方颜色立马显得份量不够,后涂则又粉气,解决的方法是色彩中略调一点点曙红,使其变成中黄色则渲染时感觉就好多了。点花蕊等物需厚涂时可加入少许朱磦解决。
    4
、赭石。赭石是目前国产颜料中质地最粗糙的,用管装颜料无法作画。可用朱磦加墨来调制,如还显得火气可略加花青褪其火。
   
以上是个人一些心得,其主要调色观念来于西画色彩学的复色与补色原理。今观国画教材上色步骤都是比较呆板的步骤,画者一学皆千人一面,皆对色彩调配讲解不清所至.
   
国画肌理技法
   
一.揉纸法
   
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
.全纸揉皱   

2.局部揉 熟宣纸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
.先画后揉  画时不必过于具体。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
.折纸 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
.扎纸 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
.压纸 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
    1
.画前扎染 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
.画后扎染
    3
.干后展开
    4
.趁湿展开
   
三.拼贴挖补法
   
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1
.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
.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
.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四.纸板遮挡法
    1
.纸筋法
   
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
.刻版遮挡法
   
刻出大雁、白鹭等形象,再拓印。其它杂物:麻批子、松针等。
    3
.纸版漏印
   
此法与遮挡法相反,先在较硬的纸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来刷印或拓印。
   
五.反衬法
    1
.在背面勾皴
    2
.正面勾皴,背后着色
    3
.正面作画主体,托纸上画背景
   
六.拓印法
   
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衬一张白纸,以显示墨色之形迹与深浅变化。
  
硬板拓印
   1
.单墨色直接拓印
   2
.多墨色直接拓印
   3
.局部拓印
   4
.反复拓印
   5
.连续拓印
在已经拓印过的材料上,尚留少许墨色,可趁其未干时继续拓印,可得干裂秋风而又迷离朦胧之趣。
   6
.干画纸拓印
   7
.湿画纸拓印
   8
.加油拓印
   9
.刷水点墨拓印(滃拓法)
  
水拓印
   10
.一次拓印而成
   11
.多次拓印而成
   12
.水中花纹处理后拓印,拓印后也可以提起较长时间,或在局部加点水墨,任其自然流淌。
   13
.先胶矾再水拓
   14
.水中加油拓
要用挥发油:松节油、汽油等。
   16
.在已有墨色的水面淋油后拓印
   17
.再水中淋油后拓印,再着墨色。
  
实物拓印
   18
巧借实物纹理,拓后再渲染。可选择的实物有:树叶、绳子、麻批子、松针、席子、蝇拍、木板花纹等
   19
.对印
   20
.反面拓印 在画纸的反面拓印,再冲墨处理。
   21
.拓团蘸色印  将纸团、蔗滓、麻绳、麻袋布、粗纹布料、木板纹、丝瓜瓤等肌理材料做成拓团,蘸了墨色直接拓印到画纸上。
  
七.滚印法
   1
.软垫滚印法
   2
.硬垫滚印法
   3
.加绳滚印法
   4
.滚版拓印法

5.皱纸滚印法
6
.生宣喷水滚印法
7
.熟宣散扔细线下衬硬板滚印法
8
.滚子上不均匀涂墨色滚印法
9
.多种手法重复多遍滚印法
10
.在无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有墨滚滚印法
11
.在有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无墨滚滚印法
八.渗透法
1
.两张纸叠在一起作画,下面一张成自然纹理。
2
.一张纸折叠后在一面作画,原理同上,展开后作为同一张画再作处理。
3
.在不透水的板面上作画,下面一张会渍出奇异纹理。
九.平涂法
1
.淡墨色平涂
2
.淡墨色平涂叠加笔触
十.积墨法
1
.干积墨法
2
.湿积墨法
3
.干湿积墨法
4
.积墨加皴擦法
十一.破墨法
1
.浓破淡
2
.淡破浓
3
.墨破色
4
.色破墨
十二.冲墨法
熟宣常用,生宣也可。生宣冲墨需要用大笔戳洗、吸干。垫不吸水的垫子叫流墨冲,垫吸水的垫子叫吸墨冲。冲墨之前,要准备热风机。此法可与撒盐法、皱纸法、局部变性等方法合用。
1
.水冲墨
墨水中加树胶水,画出大意后,趁未干时放地下用大量清水冲墨,使原墨尽量渗化,效果理想时,用热风机固定。如果需要冲洗的部位较多,可以分作多次冲洗。比如,先冲洗枝干,再冲洗树叶等等。
2
.墨冲水
先用水画或喷淋,再用浓淡墨淋或冲之。此法类似破墨法,参见该条。
3
.待机冲墨
待墨色稍干时冲之,墨的边缘先干,有朦胧之效。
4
.纸上先刷一遍肥皂水,再作处理。
5
.冲墨后,将画挂起,用喷壶喷水,令墨块流动,用热风机固定。
6
.含胶墨点,趁湿在墨点中心滴入清水
十三.撞水法
又称点水法、注水法,多用于熟宣或矾绢。所撞材料可有:清水、粉水、淡墨水等。可以等待自然干,也可以用棉纸等材料将多余水分吸干。
1
.撞墨
2
.撞色
十四.让水法
1
.用水画物象,再用较干墨色平涂或渲染,有水处吸墨,并自然渗化,再加点画。
2
.墨让水,用水画物象,用较湿墨色平涂或渲染,有水部分墨让开,无水部分墨晕化,烘托月亮常用此法。
十五.弹色法
淋色法与此相类。
1
.用笔管蘸墨色,弹至画纸上。
2
.用牙刷蘸墨色,弹至画纸上。
十六.喷染法
可以局部遮挡,再喷染。
1
.喷墨色
2
.喷水
3
.喷绘
局部遮挡,用来画月亮常用此法。有人用来画墙壁,表现水泥纹路,辅之以实物拓印法(如牵牛花叶等),可得真实立体层次效果。
十七.晕结腐蚀法
一盆水约一两洗衣粉。
1
.用适当浓度的洗衣粉刷一遍,干后用墨色画出物象,稍停用水洒点于墨上,即出现斑点;再用水喷,将纸竖起,在一个方向斑点晕化,就会出现冰凌、冰雪等效果。最后用热风机固定即可。
2
.先画物象,再淋、点、喷、冲洗衣粉溶液,提起画作,倾斜导引。
3
.洗衣粉泡落墨法
把洗衣粉在容器中加水搅拌,使之成为稠密泡沫状,捧到画纸上(生熟均可),然后滴上墨色,待其自然阴干,即可出现网状泡沫肌理效果。
4
.画纸放在画毡上无干扰泡落墨法
5
.画纸放在玻璃等硬板上泡落墨法
十八.吸收沉淀法 1.直接撒盐法
小颗粒加精盐为好。
2
.水墨色彩加入碱类(肥皂水、洗衣粉、洗涤剂等)调匀,敷色后半干时撒盐。
3
.与撒盐法相同,但所用材料不同。可以选用的材料有:木屑、沙粒、水泥粉、面包屑等等。用在熟宣中较好。
十九.浆纸法
1
.豆浆法
取生豆浆备用。根据对渗化程度兑入清水,水的比例越小,则越接近熟纸。把要处理的生宣、皮纸、高丽纸等铺在画毡上,或淋洒、或喷点,或涂刷,挂起阴干后即可使用。
2
.牛奶法
3
.生蛋清水法
用豆浆水均匀地刷到生宣或皮纸上,可单张刷制,也可以把待刷的纸铺到已刷的纸上刷制,一摞可刷十余张,一起搭在木杆上,干后揭开使用。
将生宣纸挂在无烟尘污染处,在空气作用下,质地变紧也颇好用。
二十.胶矾法
1
.胶矾作画,干后点画渲染。
2
.胶矾作画,趁湿点画渲染。
3
.局部变性,在生宣上完成工笔效果。
4
.进行中使用胶矾
在生宣上淋上矾水,干后画墨竹;干后,再以饱和矾水点画竹上积雪;干后,在画纸背面喷点或烘染水墨。
黄明胶一钱,捣碎;白矾五分,研成细末;白芨五分,切成小片;分别用少量温水泡三天左右。然后,在黄明胶和白芨中兑入适量开水,促使其完全溶化,与矾水合成混合液约一市斤左右,冷却后即可刷用。一斤混合液可刷制四尺生宣十余张。
二十一.蜡染法
1
.干蜡染
用来画纹理。
2
.液蜡染
涂在画纸上,干后掰裂揉碎,再涂画墨色。
3
.在熟宣上表现水墨淋漓效果,不宜用胶矾,就可以选择使用蜡染。
二十二.加油法
1
.熟宣用
在墨色中加入少许松节油画出物象。
2
.生宣用
先用松节油画出物象,再用墨色罩染。
二十三.做旧法
1
.红茶水反复渲染
2
.淡墨加少许赭石藤黄,使做旧呈黄灰色。
3
.淡墨加少许花青,使做旧呈蓝灰色。
4
.熟宣可以正面刷,也可以反面刷(后者较佳)。
5
.生宣可以托好后再从背面刷,直至满意为止。
6
.橡皮擦后再上色
7
.砂纸擦后再上色
垫板:玻璃、木板、水泥墙、直线硬板等。
8
.烟头烧或者落灰烧
烧后的空洞要在托后补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