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8-10-31 06:37:51)
标签:

旅游

育儿

杂谈

分类: 陵寝墓葬
       张氏墓塔始建于1923年,于1925年竣工,是民族资本家张庭升为其父母建造的墓塔,为防止日后子孙变卖祖业,张庭升特意将墓塔建在了自家的宅院内。该墓塔全部由青石建成,三层楼阁式,直径7米,高12米。塔身雕刻复杂而精美的图案。塔檐与塔顶覆盖灰色凹形瓦,四周高翘远伸的瓦峰上均有雕刻精致、形象生动的飞禽走兽。塔南侧为两柱石构的祭奠厅。塔前原有汉白玉石幢两座、石凳四个、石桌两张,两侧原有大理石碑各一通,但现今这些东西都不复存在。该墓塔是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也是哈尔滨市唯一的一座墓塔,属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2017暑期东北行——哈尔滨张氏墓塔
       张家祖籍山东寿光,张庭升父亲名叫张鸿轩,母亲孔氏。清光绪年间,张鸿轩与妻子张孔氏从寿光老家逃荒到东北,开始“闯关东”。张鸿轩是一位出色的车老板,在阿城一带远近闻名,每年冬天,盐商去营口运盐,都愿意雇他跟车。中东铁路修建时,张家则举家迁往哈尔滨居住。张庭升是张鸿轩的小儿子,自幼聪颖好学,念过私塾,且又懂俄语,头脑十分灵活。他先当郎中,后当翻译并经商,组织人马搞起运输,通过拉石头这样的生意发家。发家致富后的张庭升在哈尔滨置地盖楼,现在的黑龙江省眼科医院,就是张家当时的住宅。发财后的张庭升也做过不少善事,修建文庙、寺院时他都有捐款,文庙石碑上还刻有他的名字。
哈尔滨解放时(哈尔滨是1946年4月28日解放的,是全中国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大城市),张庭升家产被全部没收。张家举家迁至位于现在国民街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妻妾四散。1947年,张庭升去世,时年77岁,被安葬于极乐寺的墓地,后来被迁至皇山。由于安葬匆忙,当时只立了个木碑,现在坟墓已无从查找。张庭升的母亲张孔氏于1922年去世,享年95岁。当时时运鸿升的张庭升为母亲举办了隆重葬礼,发送一百天,还连开一百天粥棚,“东北王”张作霖特派张作相前来吊唁,成为哈尔滨的一大新闻。而也就在次年,张氏墓塔开始兴修,历时三年才完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