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2018-05-21 06:21:36)
标签: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古迹寻踪
      姚广孝(1335年-1418年),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 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纂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少师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姚广孝墓塔,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常乐寺村北,建于明代永乐年间。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塔前立有明成祖朱棣"御制荣国公神道碑"一座,碑立于宣德元年(1426),高4米,宽1.1米,厚0.33米。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姚广孝墓塔坐北朝南,通高33米,整座塔坐落在一级四方形的平台上。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最下面是八角形基座,基座上立有两层八角形须弥座。须弥座式塔座束腰浮雕寿字和花卉的造型图案,其上为三层仰莲。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塔身四正面雕仿木隔扇假门,其余四面雕仿木棂假窗。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正面门楣之上嵌方石一块,其上楷书:“太子少师赠荣国恭靖公姚广孝之塔”。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塔身往上是九层叠涩檐,各角均悬铜铃。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塔刹铁制,
由八条铁链锢之于檐角上。莲花形刹座、仰莲托球形刹身,刹杆串起相轮、圆光、仰月和宝珠,构造清秀匀称。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姚广孝墓塔整体结构匀称,塔身的花卉图案雕刻精细,充分体现出明代塔的建筑风格。
北京房山姚广孝墓塔(国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