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祠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古营丘)城区,是山东省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姜子牙(约前1139年—约前1015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是周代齐国的第一代国君,被历代帝王尊封为“武成王”。他在任期间,“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卒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表达了齐地人民对姜太公这位齐国的开创者、齐文化奠基人的怀念和敬仰。
姜太公祠1993年依托姜太公衣冠冢而建,主要景点有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丘穆公祠等。太公祠是一组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殿堂庙宇建筑,
大门的门楣悬有中国宗教学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姜太公祠”四个大字。主殿内正中供奉着姜太公彩绘圣像、两侧供奉有齐国的第二代国君齐丁公和第十六代国君齐桓公的圣像。
姜太公祠东侧是丘穆公祠,丘穆公祠是1995年丘穆公的一百代孙,台湾丘氏宗亲会邱正吉先生捐资修建的。姜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氏,丘穆公是太公三子,太公封齐建国而令穆公领镇营丘,其族人遂以丘为氏,穆公则是丘氏始祖。在穆公祠东配殿内陈列着姜姓源流考和姜氏宗谱。


太公衣冠冢墓高18米,南北长71米,东西宽55米。墓前石坊门楣上的“周师齐祖”高度概括了姜太公一生的丰功伟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