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暑期陕西行——临潼博物馆(一)唐庆山寺金棺银椁佛祖真身舍利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走进博物馆 |
博物馆主体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布局,重檐歇山形式。望京楼宏伟壮丽,面西屹立,骊山阁、渭水阁,南北作陪,回廊宽敞,红柱挺立,是古都近郊颇具特色的历史博物馆。展出面积六百余平方米,设有四个陈列室,一个历代石雕碑廊,一个石雕明墓保护室。收藏了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代文物17000余件,其中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唐庆山寺遗址出土的金棺银椁、释迦如来舍利宝帐等被列为国家级珍贵文物。


唐佛艺术室陈列有国宝级文物10余件,其中有1985年5月5日出土于唐代庆山寺遗址的金棺、银椁、释迦如来佛真身舍利,舍利宝帐,唐三彩狮子等珍贵文物为该馆标志性文物,随之出土还有一百余件佛教文物珍品。在佛界自古就有“东庆山,中报本,西法门”之说。庆山寺遗址在西安临潼区新丰镇,距西安30公里,是武则天时期建立的著名皇家寺院。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武则天垂拱二年改“新丰县”为“庆山县”,改“灵严寺”为“庆山寺”。并按皇家寺院的模式重建庆山寺,建地宫、阿育王塔,打造专门珍藏佛祖舍利的金棺银椁,安放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到了唐武帝时期,由于灭佛,所以庆山寺被毁,至今尚未重建。 经考古专家清理、考察,从墓穴中发现了包括佛祖真身舍利在内的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宝帐。而此时这批佛教珍宝已经被尘封了1200多年。佛祖真身舍利出土的时候,被层层保护,先是保存在舍利瓶中,舍利瓶被安放在金棺中,金棺再放入银椁,银椁再放置在舍利宝帐中。佛祖舍利被发现后,这么多年间曾先后赴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展出。


镌刻有八个鎏金大字“释迦如来舍利宝帐”是举世唯一的舍利宝帐。青石通体线刻,帐体四棱柱饰有海石榴图案,正面额枋正中刊“释迦如来,舍利宝帐”八个贴金字,分为六层,高1.09米,每层都可以打开,帐底部是须弥莲花座,帐体上置重檐金翅鸟王角的帐盖,石刻的金翅鸟(也称大鹏鸟),却采用了鎏金技术,石头上鎏金,这在中国还是首次发现,盖顶上雕三条行龙和卷云,帐体四面雕一组四幅涅槃图。正面为释迦说法图


这宝帐构思巧妙,设计合理,造型美观,比例适宜,通体线雕采用分层减底技法、融线、浮雕于一体。画面布局严谨,人物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自如,刀法老练娴熟。虽非实用建筑,但石上柱、枋、檐、角、顶俱全是一座极其难得的盛唐重檐方亭的缩影。


金棺,原放置在银椁里面,长14厘米,大头高9.5厘米,宽7.4厘米,小头高6.5厘米,宽4.5厘米。出土时以锦带缠缚,置于银椁之内,棺下有长方形镂空宝座,棺盖中央铆钉鎏金如意卷草,卷草中间粘猫眼宝石。棺两侧和两端粘绢底珍珠团花,大头下粘一对镶金护法狮子。棺内的锦衾下秘藏两只铜质莲花为座基的绿色玻璃瓶,瓶内满盛释迦如来的骨灰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