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2016-10-27 06:45:19)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古迹寻踪
           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东南侧,相距不远。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下寺大殿为薄伽教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正脊两端矗立着高达3米的琉璃鸱吻。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檐柱显著升起。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薄伽教藏殿内右侧椽底题有“维重熙七年(1038年)岁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时建”字样,表明这是一座历经辽末保大之乱后幸存的辽代建筑。殿内斗八藻井等亦是辽代旧物,内槽彩画中所绘网目纹、三角柿蒂等辽代通行的纹样尚依稀可辨。佛坛上布列辽代彩塑29尊,分3组:北部一组以过去佛燃灯佛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中部一组以现在佛释迦牟尼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南部一组以未来佛弥勒为本尊,无弟子,有胁侍六菩萨。三尊佛像前端坐四大菩萨,由北而南依次为大悲观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愿地藏。此外,过去、未来二佛像前各有两尊供养童子像,佛坛四角各有一尊护法天王像。殿内诸多塑像呈“品”字形排列,在组合布局上突破了佛坛面积的限制,并利用造像的不同仪态,使群像结构紧凑、密集而不重叠。整个色调以墨绿、红、金为主。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在佛坛上的诸菩萨像中,以一尊面带微笑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像最为生动,堪称“神品”。塑像高约两米,赤足站立在莲花台上,体态丰盈、上身薄袒、衣饰贴体、肘悬飘带、发束高冠、身姿略侧、颈项微斜、双目半睁、朱唇小开、两手合十、举至胸前、露齿微笑,被赋予“东方维纳斯”之雅号。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在薄伽教藏殿内四周,依壁有两层楼阁式藏经柜,共38间。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在后窗处,有用拱桥连接的木制天宫楼阁5间,两侧以拱桥与左右壁藏上部凌空相接,壁藏分上下两层,下层设门,内为经橱,置于叠涩基座之上。其上部为腰檐平座,座上置佛龛。龛内顶部平棋和腰檐遮板彩绘图案为辽代绘制,外有勾栏。龛上覆木制屋顶,椽飞、瓦当、脊饰、瓦垅、鸱吻,与大型建筑几无二致。其所用斗拱种类繁多,计有17种。柱头斗拱为双下昂七铺作,是辽代斗拱中最复杂的一种。勾栏束腰栏板雕刻镂空几何图案达37种。  楼阁雕工极细而富于变化,是中国唯一的辽代木构建筑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被已故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海内孤品”。(遗憾的是这“天宫楼阁”已不对普通游客开放,上、下图均源于网络)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华严宝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刹在内总高43.5米,为三层四檐纯木榫卯结构,每层面宽、进深各为三间,均按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盘,下承莲池,特别是塔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全国唯一,是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华严寺对面的广场汇集了众多商业仿古建筑,其中的“天宫阁”就是仿照薄伽教藏殿中的“天宫楼阁”建造的。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大同——华严寺(国一)之下寺、华严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