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义墓(一)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陵寝墓葬 |
田义墓位于模式口大街80号,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第一座以宦官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


田义,号渭川,陕西华阴人,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九岁入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万历皇帝见其办事恭谨,练达老成,赐其蟒衣玉带,以示嘉奖。万历十一年,南京盐贼四起,民不聊生。万历皇帝派田义到南京,委以南京守备之职,缉拿盗贼。田义在南京六年,忠实执行旨意并完成了任务,回京后,田义先后掌司院局,巾帽局,司礼监印,同时兼掌酒、醋、麦局印,并御赐上方剑,许在禁地乘马。这在封建社会是少有的恩遇。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72岁高龄的田义在一次执行任务的途中因病去世,万历皇帝悲痛不已,辍朝三日,安排安葬事宜。死后皇帝特赐他模式口茔地一区作为佳城。在他以后先后有十几位太监钦羡田义的人品和威望并追随他而葬在了田义的墓地中,因此这里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大,但内容丰富的太监墓群。
进入墓园,可见碑亭三座,亭顶内为石雕的盘龙藻井。中亭的碑文刻万历皇帝命田义镇守南京的谕旨;东西亭内的碑文分别记述田义的生平和功绩。三座碑亭为近年重新修缮的。








碑亭后为享殿的残垣,殿上的石碑如林,彰显了田义的荣耀。
享殿之后是石牌坊,其顶部已毁,门额上镌"古华阴渭川田公寿域"9字。
穿过牌坊,就是田义的墓冢,其冢圆丘形,墓碑刻"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掌酒醋面局印渭川讳公之墓",周围饰云龙花纹。冢前有雕刻精美的石供器。
自墓冢右侧可进入墓室。田义墓地宫多次被盗,于1998年5月被清理修缮,墓中仅存楠木板两块,墓志一盒。墓室高大,长方形,拱形顶,正中砖砌棺床。它是北京地区继明十三陵定陵、大葆台西汉墓之后第三座供游人参观的地下墓穴。












田义墓的石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北京的民俗文化就充分说明这一点。老北京四合院门墩儿和砖雕图案就常见“暗八仙”等题材。“暗八仙”就是以八仙过海时各自使用的宝物代表各位神仙,荷花代表何仙姑,大扇代表汉钟离,玉板代表曹国舅,葫芦代表铁拐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