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2015-06-02 06:13:47)
标签:

文化

旅游

分类: 陵寝墓葬

毛公书院位于河间城北106国道西侧三十里铺村,西汉孝景前元二年,刘启封他的儿子刘德为河间王。这位河间王对儒学经典及文学册籍产生了近痴若狂的兴趣。史载,他遍求天下善书,得之即刻工整誊抄,各地诸儒多从之游。在这些投奔者中,就有毛苌。 毛苌居住在河间国都乐城北面100余里的一个村落里,这个村因为毛苌与毛亨的缘故后来叫诗经村。毛亨是位较有来头的儒生。据传,孔子删定《诗经》后传给弟子子夏,子夏传曾申,一直传下来,传到毛亨。秦始皇焚书坑儒,杀气腾腾,以语《诗》为事的毛亨哪里还坐得住,仓皇中举家出逃。据民间相传,毛亨出逃时将《诗经》熟记于心,后来才做《诂训传》传给其侄毛苌的。到文帝景帝时,学术气氛变得浓厚,于是,耳濡目染,得到亲授的毛苌开始择日设馆讲经了。今河间诗经村西北面三里处的君子馆村,据称就是当年毛苌讲经的地方,人们一直尊称那个地方为君子馆

        由于河间王刘德实事求是,修学好古,对能讲的毛苌十分尊重,封为博士,并在都城乐城南建造日华宫,北面建君子馆,命毛苌于此继次讲经,传授弟子使《诗经》发祥于河间,传播天下,为中国诗歌创作开创了先河。

    当时,全国讲《诗经》的就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把《诗经》与谶讳异说搀杂一起,内容有误。故鲁诗亡于西晋,齐诗魏代亦亡,韩诗无人传之,三家废;唯有毛诗“最得其精”,尊为“六义宗工”,流传于世,对历代的文学创作影响极大,被誉为诗歌之源。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诗祖,在毛公卒葬的三十里铺修建了毛公祠及毛公书院。
    据乾隆《河间县志》记载:元代至正(公元13411368)年间,河间路总管王思诚在毛精垒(即毛苌衣冠冢)遗址奏建书院,设山长一人,以奉祀。可惜元末毁于兵燹。
    明正德乙亥(公元1515年),御史卢雍按部至郡(河间郡),询其遗址,乃命郡守陆君栋辟地冢南,建堂三间,以奉公像,称毛公祠。大学士李时撰《毛公书院记》,记文曰:“翼以两庑,设重门,周垣树以杂木,阅数月,厥功告成。”
    明万历戊午(公元1618年)河间知县吕下问复加修葺,并自勒记于石。外大门三间,内享堂三间,以祀毛公。左有庑三楹,围墙四周,岁久俱渐圮坏。坏后又修,一直维持下来。
    据记载,1932年,毛公祠、毛公书院依然保存完好。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毛公书院、毛公祠遭日寇严重破坏,残壁断垣至七十年代已不存矣毛公祠与当地民间保存数千部《诗经》横遭毁焚。
   毛公书院原门前有十级台阶,一对石狮,进入正门后两侧厢房,穿过前院,便来到柏树遮掩大殿,大殿正中是毛公塑像,两侧书童手捧诗经垂首侍立,梁上有一匾,上写“六义宗工”四个苍劲挺拔大字,大殿北面是毛公墓,古柏成林,郁郁葱葱为后人所景仰。 后经有心人寻访,查找,找到原毛公书院门前一对石狮子,毛公学堂的匾额,“文革”中被当作篮球架板,现收存在河间文保所。另外,文保所尚存有顺治十二年乙未(公元1655年)和乾隆年间重修毛公书院、毛公祠的石碑二通,同治三年甲子(公元1864年)“汉博士毛苌公讲经处”石碑一通。2008年毛公书院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毛公书院模型)

来到毛公书院遗址已经下午四点多了,看大门现在这个地方应是三十里铺中心幼儿园的所在,遗憾的是大门紧闭,只能蹲下身来隔着铁门下边的丝网,用相机的长焦镜头照院内正北处的毛公之墓。听村内的老乡说,清明过后紧跟着就要开始毛公书院的复建工程了。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在河间府衙内西侧有一个小院名叫“诗经”,“诗经斋”是河间市文化局长田国福先生的堂号,田先生搜集《诗经》典籍成为世界吉尼斯之最,而且他不但热心于收藏诗经,还研究诗经,推广诗经文化,多次来这个地方踏访寻踪,后来用自己的“市长特别奖”奖金重修了毛公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清明访古踏勘——河间毛公书院遗址毛苌之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