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2014-08-20 08:22:36)
标签:

文化

旅游

分类: 走进博物馆

          霸国作为西周的封国,在史料中缺乏记载,随着霸国墓葬的发现,这个失落之国为世人所认知。公元前10世纪的某天,燕国公主嫁到霸国,霸国的故事也由此展开。与燕国公主有关的器物埋葬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山西霸国,最可能的原因是她嫁给了霸国的某位君主。燕国公主的出嫁,便蕴含着两个宗族之间诸多美好的期望。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霸伯罍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1017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盛酒器。器口内壁有铭文霸伯作宝尊就是霸伯的国族名,霸伯国的国君。带字铭文的青铜器不仅见于以往的古文字著作中,如《殷周金文集成》中著录有霸姞作宝尊彝鼎和簋,而且也见于过去发掘的墓地中,如在山西省曲沃县西周晋国曲村墓地就出土了一件霸伯作宝尊彝铜簋。这意味着,大河口墓地为之前在其他各处发现的器找到了真正的归宿。大量带字铭文的青铜器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一个史书阙载的古国——霸国的存在,随之出土的丰富的文物展示出了霸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铜人顶盘(灯)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1017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这件铜人形灯,与战国时期的豆形灯形态如出一辙,应当是战国灯具的源头。据考古资料所看,此灯很可能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灯。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鸟形盉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2002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盖内有铭文851字,自名为盉。  鸟形盉为商周时期青铜器增加了一种新器形。盉多与盘配套用于祭祀或宴饮活动中浇水洗手,这座墓里恰好出土了一件铜盘与这件鸟形盉相配,可惜已残。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金璜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6022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圭璋特,琥璜爵,圭、璋都是礼器中的贵重者,在礼仪活动中,可单独作为信物使用;琥璜的重要性次于圭璋,在天子宴诸侯或诸侯相宴,与爵同时进上。这件金璜是在对盗洞内的回填土过筛时发现的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漆木牺尊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漆木禁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漆木禁复原品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漆木俎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漆木俎复原品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漆木人俑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1号墓葬出土
       
殷商时期普遍流行活人殉葬,霸国墓葬使用俑,是陪葬制度的重大变革。这两个漆木人俑,高约1米左右,双足站立于漆木龟上,双手作持物状。据推测其与礼制和宗教有着微妙的关系。在西周考古史上,墓内随葬漆木人俑这是第一次发现。此前,发现最早的漆木人俑出自陕西韩城梁带村春秋早期墓葬内


首都博物馆——"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