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土扣肉

标签:
旅游 |
分类: 天津风物 |
赤土扣肉最早的传人要追溯到100年前,当时的张友林师傅是名扬十里八乡的农村婚宴大厨,尤其是出自他手的扣肉,由最初的宫廷万字形改为六块见方形之后,备受人们的喜爱。之后,其徒魏绍起延续传统做法的同时,在用料和制作上加以改进,将扣肉改形成最为今人所熟悉的“一字横刀条肉”。
赤土扣肉传承至赵成林师傅已是第三代,为使传统风味得以保存,并继续发扬光大,赵成林师傅保留了传统的制作技艺,但在选料、用料上,较之以前更加精益求精,并通过现代调料的衍生与改进,独创了“赵记十八道工序”作为赤土扣肉的秘制程序,并大胆使用真空包装技术进行冷封贮藏,使赤土扣肉利于保存与携带。
“赵记赤土扣肉”与现代工厂生产食品的区别是:无任何添加剂与防腐剂,采用传统的高温消毒、低温保存、传统的木柴火为蒸煮方式,选用乳下三寸一指膘五花三层猪肋肉为主料,加入独创“赵记酱香”秘制调料,还要用煮、冒、炸、切、蒸、兑等十八道工序。这样做出的扣肉,色泽鲜亮,入口溢香,肥而不腻,使人回味无穷。年前专程去了一趟华明镇,为的是去买这天津市级非遗项目的“赵记赤土扣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