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2013-12-26 06:13:24)
标签:

旅游

分类: 古迹寻踪

卧佛寺即"十方普觉寺"。它位于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槃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一个寺内有两尊卧佛,一木一铜,实属难得。木像放在三世佛殿,铜像放在后面卧佛殿。如今能够看到的仅是铜卧佛,香檀木卧佛在清代已不知去向。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卧佛寺坐北朝南,建筑规整,对称严谨,环以花园,水石奇秀,竹树交荫。整座寺院背靠寿安山,共四进殿院,左右围以廊庑配殿。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依次由南而北排列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东侧为斋堂、大禅堂及霁月轩、清凉馆、祖堂等。西路院为行宫院,雍正、乾隆两代皇帝所修。行宫院前后五重院落,三座行宫。院里有两组假山,名曰积云。清高宗在行宫内多有诗作。东路院共五进院落,为僧舍。前面还有一小院。三组建筑平行排列,组成一个长方形整体。

   卧佛寺曾以塔为山门,寿安寺白塔卓山门上。清代,山门旧塔已无存,改建起牌坊。如今看到的是在寺前的斜坡古柏甬道南端,1984年复建的智光重朗牌坊。沿斜坡石甬道上行,两旁有古柏浓荫,遮天蔽日,极为幽静。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甬道尽头,是一座四面围墙的平台,平台正中耸立着一座四柱七楼式的琉璃牌坊,牌坊有三洞券门,牌坊正、阴面分别有乾隆所书“同参密藏”、“具足精严”题额。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穿过牌坊,进入钟鼓楼院,院中有一月牙形水池,池中央跨一精致单孔拱形石桥。水池左右配置钟、鼓二楼。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跨过石桥便是山门殿三间,灰筒瓦歇山顶,明间构成下悬华带匾一块,上书“敕赐十方普觉寺”。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进山门有天王殿三间,灰筒瓦歇山顶。明间檐下悬匾如心无住。室内次间有四大天王,正中供泥塑涂金弥勒像。弥勒像后供木质漆金韦驮站像(明代遗物)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天王殿后有三世佛殿五间,歇山绿琉璃瓦黄剪边,单翘重昂七踩斗拱。明间悬匾雍正御笔“双林”。那尊唐代香檀木卧佛当年供在此殿。殿内正中三世佛。殿前有一小月台,台两旁各置清御制碑一块,均为龟趺螭首,左为雍正十二年所作《御制十方普觉寺碑文》,阴面有乾隆诗;右为乾隆四十八年诗碑。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东配殿北墙处有铜钟一口,乾隆三年怡亲王所造。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三世佛殿之后便是卧佛殿,是寺内精华部分。殿宽三间、深二间,歇山绿琉璃瓦黄剪边筒瓦项,重昂五踩斗拱。明间檐下悬黑色金字匾“性月恒明”(慈禧书),殿内中央有蓝地金字匾“得大自在”(乾隆书)。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殿内铜铸释迦牟尼侧身睡卧状,头西面南,左手自然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头,面部表情慈和安祥,如归故里;5.3米,重54吨,是北京现存最古、最大、最精的铜卧佛,做工极为绝妙,渗金甚精。卧佛身后三面环立着十二尊塑像,都是他的大弟子,亦称十二大士,即十二圆觉像。据传这是反映释迦牟尼临终前向十二弟子嘱咐后事的情景,弟子们眉垂目低,虔诚悲哀。卧佛像是释迦牟尼逝世时的形象,佛教称“涅槃”相。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卧佛旁的展柜里,放着几双巨大的鞋,是清代几个皇帝所供奉的。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国五)
殿后有五间藏经楼,楼后倚着山岗,山多林木,由蜿蜒曲折的石级登上山顶,可俯瞰全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