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2013-07-22 07:02:47)
标签:

旅游

分类: 旅游与文化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当时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清华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清华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园子,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了。 清华园是清代咸丰皇帝所赐。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属于圆明五园之一。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得以幸免。同治时拟重修圆明园,但由于经费不足以支付从新疆运送材料的运费,决定拆毁近春园,将石材用于圆明园的修缮。但拆毁近春园后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清朝国力衰微,重修圆明园计划被搁置,从此近春园沦为荒岛120余年。1913年近春园并入清华大学校区,统称清华园(在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时代,近春园原本不是清华园的一部分)。此一景点在清华校内常被称作荒岛或荷塘,1979年清华大学重修荒岛上原有的建筑,成为近春园遗址公园,现常作为校内师生员工休闲的场所。

 

   近春园荷塘是清华园水系两湖一河之一(水木清华荷花池、近春园荷塘和万泉河)。朱自清教授的名篇《荷塘月色》中的荷塘就是指这里。此岛在西北侧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岛东南侧另有一短桥莲桥。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建有荷塘月色亭、纪念吴晗先生的晗亭与吴晗先生雕像。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零零阁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莲桥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孔子雕像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近春园遗址》石刻碑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原清华大学书法协会会长、北京清美珑琥艺术馆副馆长金德年教授题写。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1979年重修荒岛时发掘出的少量近春园残垣与残存的石窗与门券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汉白玉拱桥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原有建筑工字厅,为传统四合院式建筑。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主要有三部分:宣统三年(1911)至1912年建造的清华学堂、同方部等;19191925年建造的大礼堂、科学馆、体育馆、图书馆(局部)等;19311933年建造的生物馆、化学馆、图书馆(扩建部分)、气象台、校门、机械馆、电机馆以及明、善、静、平、新五斋学生宿舍。20010625日,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清华园大礼堂的草坪前日晷上在风雨中挺立数十载,上面刻着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二校门是第二个学校校大门的简称,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是清华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二校门是为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因此,常被人们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1933年,校园扩建,园墙外移,有了新的大门(即西校门)。此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校园雕塑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北京国保、博物馆寻访之旅——清华大学近春园遗址,早期建筑(国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