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2012-11-01 06:48:13)
标签:

旅游

分类: 古迹寻踪

    冀氏老宅,位于平遥古城内站马道街8号院,现在的主人是冀氏后人22代孙冀祜堂,据他介绍,冀氏始祖冀友贤在元末时因海外从商致富,同官府来往甚多,14世纪中期,重金购置此地,并在正十一年(1351)就地建起明楼一座,取名“栖凤楼”,明洪武二年(1369) 大水成灾,平遥西城墙被洪水冲跨,大小房舍毁于水灾者不计其数, 栖凤楼”(现存冀氏老院内正楼)安然无恙,其余尽见一片红色泥沙。到了明洪武三年(1370),城墙扩建重筑成为龟状城池,栖凤楼一带始有街道,街随楼而名,称“栖凤街”,20世纪初起,俗称“站马道街”。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这所宅院坐东向西,宅门则坐北向南,院落十分宽阔,风格简朴。传统的汉族民居依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因平遥古城是晋商之乡,富户人口众多,因此民居多为二进院以上的四合院,犹如一个“目”字。冀氏家族是大户,老宅的建筑格局全按五行八卦布置而成,整个平面呈鲤鱼跳龙门状——五截四院,形似鲤鱼一尾。每截院内之南北厢各有鹌鹑尾式单坡顶厢房3间,古朴凝重,硬山顶西厅5间,六柱式二门楼1座,硬山顶过厅3间,金鸡独立式内宅门楼1座,砖券窑洞式堂屋5间,建有前檐插廊,厢房槛墙以上,皆筑槛窗,檐柱通天,最后的主屋为二层明楼5(即栖凤楼),在平遥城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建筑群了。但因为历经各个时代的破坏,往日的风采已依稀难辨。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穿过内宅门便看到了栖凤楼,一块只有在太和殿见过的牌匾--“正大光明”,赫然出现在眼前,冀氏后人说,这是当年冀氏祖先向清廷捐献攻打台湾的战船而御赐的,意义非凡啊。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与整个院落的破旧形成对照的是栖凤楼新修的栏杆和下面的木雕花,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这里解放后被用作了粮仓,二门与内宅门被拆,文革期间更是受到重创,屋顶脊饰大部被砸,主人说自从政府手中收回后,就一直致力于维修,但因破损非常严重,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完成全部的工作。

    走进房中,这才发现里面的隔间竟然如同窑洞,这便是砖券窑洞式堂屋,原来山西民居还是受黄土高原的“凿土为窑”的文化影响,传统宅院的主体建筑(也就是最高的长辈居住的房屋),往往视拱券窑洞为优,然后在窑顶平台上筑起木结构楼房,称“下窑上楼”,算是平遥民居的地方特色吧。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上了楼,楼上的房间很大,空空如也,同其它部分一样,檐墙上以方木作梁,筑成方形门窗,俗称“明装修”,这种古色古香的窗户虽一看就是后修葺的,但的确重现了元明时代建筑原貌。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平遥古城之冀氏老宅
      整座宅院布局严谨,造型简朴,木构件用料硕大,少有雕饰, 屋架平板枋宽度大于其厚,深显早期建筑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