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是历史上华北“八大古镇”之一,自明代就是天津地区著名的水旱码头及贸易货物集散地。由于漕运发达,葛沽镇居民多以船业为生。明永乐年间,当地富商与官府出面,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把海神娘娘(妈祖)塑像放入官轿,用人抬着沿街观灯,此举引得大批船民前来进香祷告,乞求海神娘娘保佑船民出行平安。 据《大清道光年间保甲图说》记载,葛沽之地拥有十八个庙宇,其中娘娘庙、海神庙香火尤盛。庙内由天后化身而出的各位娘娘神态各异,各司其职。天后信仰随之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酬神社火活动,葛沽宝辇以其气势磅礴,辉煌壮观而久负盛名。
据史料记载:葛沽的庙宇建于明朝,修缮于清朝。最大的庙为娘娘庙,占地6亩多,绿树红墙,殿阁巍巍。大殿烛影辉煌、香烟缭绕。明朝地方志称“国朝四庙为四鼎”,东鼎葛沽娘娘庙,西鼎天津天后宫,而四庙之中唯有葛沽娘娘庙是“全供刹”,别地只供一尊,而葛沽所供各尊齐全,有12尊娘娘之多。中间就坐的是碧霞元君的三个化身:碧霄、云霄、穹霄。左右陪坐的是眼光娘娘、子孙娘娘,东西两边还有7位站立的娘娘,东边靠近主座的是天明娘琅,依次是泰山娘娘、天妃娘娘、火灵娘娘;西边靠主座的是龟灵娘娘,依次是豆疹娘娘、送岁娘娘,正是先有了这个娘娘庙,也便产生了对娘娘的祭祀庆典——“跑辇”,至今每年春节期间,这里仍保留着“跑辇”的风俗。


在此院内不仅有天后宫,还有药王庙。药王庙完全按照原貌重建。由于原庙中药王塑像已无从考究 ,故新塑中国历史上7位神医:炎帝神农氏、孙思邈、扁鹊、张仲景、邳桐、李时珍、华佗之塑像,以寄托后人对历史上医药、医疗事业有重大贡献的先驱们的祟敬、怀念之情。


此外,院内还有玉皇庙,长寿庙和财神庙




葛沽镇,在大清康雍乾时代名声显赫,这里不仅出了一门三翰林的周氏三兄弟,而且康熙,乾隆东巡南下,数次驾临葛沽,并建有行宫。葛沽地区向来经济富裕发达,文化繁荣先进。而且葛沽还是海防重镇,这里建有海防总所,当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便治所于葛沽。津东书院乃是天津城以外,建于1877年,最早的官立直属学堂。葛沽的天后宫在1877年被李鸿章创建的“津东书院”占据,后又作为他用,直到1995年,葛沽的百姓才又在原地恢复了“天后宫”,在此重新开始供奉天后。
加载中,请稍候......